近日,有网友反映广州市黄埔区一小学召开的新生家长会上,校长讲座PPT上出现“不要随意投诉,因为投诉的都考不上高中”字样。9月11日,黄埔区教育局发布声明称,经核实,PPT中确有不当使用以上表述,学校本意是希望家长对于学校能够多些理解、支持与包容,培育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目前,该局已对当事人作出严肃批评,责令学校相关负责人作出书面检讨,并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消除误会。

就事论事,单纯地看PPT截图的观感,与在家长会议现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语气讲出来,效果可能迥异。因此,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校长只是为了表达得更加生动,活跃气氛,才讲了一些引发争议乃至出格的观点?毕竟,“投诉的都考不上高中”,显然没有任何逻辑或数据支持,像威胁,也像诅咒,要说是戏谑,似乎也讲得通。当然,这么讲并不是为校长开脱:不管怎么说,在教书育人的场合,公开向新生家长提这样的要求,既预设了家长的不堪,也是学校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从网传图片来看,除了引发轩然大波的“不要随意投诉”外,校长的PPT上还有“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的问题”的字样,这同样是一句有争议的表达。不难发现,这两句话暗含一层逻辑关系:孩子如果有问题,肯定是家长的责任,跟学校没有什么关系。

有网友表示,“随意投诉”与“恶意讨薪”一样让人生厌。确实,这两者本质上都属于对合法权利行为的污名化。在家校关系中,学生家长其实属于偏弱势的一方,害怕孩子因为自己的言行而遭受牵连,老师有可能“恨屋及乌”,对自己的孩子区别对待。为杜绝这种可能性,家长在与学校的沟通中,其实大多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得罪老师。如果一件事闹到了投诉的地步,那多半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反复权衡,是慎重而非随意的。

更让人遗憾的是,说这话的不是班主任,而是一校之长。如果说教师尚且只能代表个人的话,那校长的表现就很能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校长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不得随意投诉”也好,“家长全责”也罢,这样的认知水平无疑是不合格的。往深一层来看,这也表明学校对家长缺乏接纳与信任。

学校和老师需要一定的权威傍身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权威不是来自让学生或者家长闭口,而是来自视野的开阔、思维的引领、知识的传授、美德的践行,需要学生去感受,从心里面去认同。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都很重要,学校让家长没有顾虑地表达意见、提出建议,甚至于投诉,这样的互动非但丝毫不会折损学校、老师的权威,反而会让学校变得可爱、亲和起来。

有这样一则轶事:一位学生罹患重病,其所在班级想发起捐款,校长否决了。他想到了另外一个法子,玩一个“有偿向校长丢纸团”的游戏。校长站在一处地方,任何学生都可以向他丢一个纸团,但代价是必须向那位患病的同学捐献100元。这位校长想教会全校师生两件事:第一件,周遭的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应该尽可能地予以帮助。第二件,任何权威都是可以挑战和质疑的,即便那个人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