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校机关报:发钱刺激消费不可行

(北京综合讯)针对中国民间一直有声音希望政府发放现金或消费券刺激疲弱内需,中共中央党校机关报发文指出,发钱促消费是认知误区,虽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成本太大,在中国不可行。

《学习时报》星期三(8月16日)刊发题为《厘清扩大内需的八个认知误区》的文章,提出当前内需不足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而要进一步提升扩大内需的效果,需要厘清八个认知误区。

其中,谈到厘清“发钱促消费”的认知误区时指出,有观点认为,中国应像一些国家那样直接发放现金,刺激消费需求。“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成本太大,在我国根本不可行”。

文章指出,中国居民消费和储蓄习惯、发展水平等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假如每人发1000元(人民币,186新元,下同)现金,则需要约1.4万亿元,不仅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意愿也制约了其效果,尤其是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增强,消费更趋保守,这样势必造成宝贵财政资源的低效使用。

此番言论在互联网上引发不少讨论,反对者称香港澳门每年发消费券,也有收效。但也有网民支持,称发钱不一定会刺激消费,因为居民可能会把钱存起来。

除了发钱促销费的认知误区外,《学习时报》也指出,要摒弃靠“单纯投资或消费拉动(主导)”和”投资过多、消费过低“的误区;要解决消费不振的问题,应该从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入手,而不是限制投资。

文章还针对质疑中国投资效率不高、基础设施过剩浪费、空间有限,政府投资挤出私人投资,居民消费与公共消费割裂,地方财政压力下没有政策空间的说法一一作了讨论,称以上说法皆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