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中国“影子特工”正在海外抢人才?

中国争抢人才的大战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影子特工”(shadow agents)。

香港《南华早报》星期一(9月4日)的一篇报道,就将目光锁定这个群体。

所谓“影子特工”,其实是分布于世界各地,为中国招募优秀科研人员的人才招聘机构和中介。在中美科技和人才竞赛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他们行事低调,为这个群体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影子特工”做什么?

一个总部位于浙江省的人才招聘机构经理告诉《南华早报》,他所在的机构为半政府性质,因此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格约束。

该机构的工作内容首先是帮政府招募海外人才。另外,对于有意愿在中国创业的科学家,机构也能根据政府的优惠政策,帮忙申请到一些福利。

这名经理说,他的机构在美国、欧洲和新加坡都设有分支机构,为联系和选拔全球人才提供便利。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2020年8月的一篇报告称,中国在全球各地设立了至少600个海外人才招聘站。

这份题为《搜寻凤凰》(Hunting the Phoenix)的60页报告里,还列出超过200个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牵头的人才招募计划,包括“融智北京计划”、“天津市外专千人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2020年发布的报告中,引用了“常州市驻英国招才引智工作站”牌匾的照片。(ASPI报告)

《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吸引海外人才回流靠的是“系统性驱动”(systematic drive),涉及多方力量,不光有地方政府,还动用人才招募站、中介、猎头公司,甚至个人关系。

受访的所有科研人才都说,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业界,最具名望的人才较可能是通过个人关系,而非代理人被招揽。

消失的“千人计划”

中国吸引海外人才并不是最近才有,早在2008年,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就推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俗称“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最初的目标是用五到10年的时间,引进约2000名领军人才到中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

但实际情况远超预期。人民日报社杂志《人民周刊》2015年一篇报道写道,“千人计划”实施五年,已经吸引到了418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这个数字甚至超过1978到2008年30年中国引进海外人才数量的总和。

于是中共中央趁热打铁,2012年9月又推出“万人计划”(全称《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提出用10年时间遴选一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千人计划”外专项目国家特聘专家证书颁发仪式于2018年4月在深圳举行,专家上台领取证书。(互联网)

不过,好势头在“千人计划”迈入10年之际被打断。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将矛头指向与中国有联系的在美科学家。

据科技商业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行动计划”总共起诉了148人,其中88%为华裔。尽管该计划已于2022年被废止,但恐惧和焦虑仍然笼罩着华裔科研人员。

针对美国的行动,中国2018年开始隐藏通过“千人计划”招募的科研人员身份,对该计划的宣传也转为低调。一份网传官方文件显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评审工作小组要求在文字通知中不出现“千人计划”字眼,以做好海外人才安全保障工作。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评审工作小组还对与面试答辩者的沟通方式作出要求。(互联网)

2020年之后,与“千人计划”相关的字眼在中国搜索引擎百度、搜狗,以及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等被屏蔽,至今仍未恢复。

引智转入地下?

“千人计划”虽然淡出中国互联网,但官方招才引智计划并未就此停止。不过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目前中国的海外人才招募相比于往日的公开和大规模,显得更加低调隐蔽。

客观上,美国对中国的人才招募行动更为警惕。一名在美王姓中国科学家告诉《南华早报》,目前中国科学家除了拥有美国绿卡的人之外,连入境美国都受到限制,更不用说要去美国“挖人”。

线下的路走不通,中国便将人才招募转为线上。据《南华早报》报道,一名在美国工作了20多年的中国纳米技术科学家说,他在过去六个月收到了大量电邮,邀请他参加线上论坛。

报道指出,线上论坛通常聚集众多科研人才,是为大学或科研机构寻找合适人选的一种常见方式。

此外,中国还通过更改项目名称避开美国视线。路透社8月24日的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称,目前“千人计划”已由中国工信部的“启明计划”替代。

浙江人才招聘机构的经理也说,中国在保护尖端科研人才方面,保密性达到了新的高度,敏感材料不会通过社交平台传输。

与此同时,为中国招募海外人才的招聘机构数量也达到新高。一名有10年招聘经验的中介告诉《南华早报》,这类招聘机构在2008年“千人计划”启动时开始增加,2018年之后增速更为迅猛。

被邀请参加线上论坛的纳米技术科学家说,他收到的电邮数量也比前几年增加了50%。他几个月前去中国,在不同的城市都看到省市政府推出的人才计划,“几乎无处不在”。

人才如何破局?

虽然收到了中国政府抛出的橄榄枝,但这名纳米技术科学家最终还是放弃了到中国从事科研的想法。

其中一个理由是,他很难确定众多计划中哪个是可信的,因为他的同事和学生也曾入选中国的人才计划,但最终并未得到承诺的资金和激励措施。

他也担心,虽然在美国工作多年,但在中国没有强大的人脉网络,未来获得资助和组建更大的团队会面临挑战。

此外,中国目前的科研环境也是这名科学家顾虑的因素之一,“我不想为了满足固定标准而工作,比如每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这不是创新产生的方式。”

中国科研领域重视论文的传统由来已久,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善。今年3月,25名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曾在《中国科学报》上联合发表文章称,中国大学应改革过度以学术论文为依据的研究人才评价体系。

文章发表仅五个月后,广西一份官方审计报告发现,该省一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人民币,2460万新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但成果转化率为零。

中国生物学家颜宁今年7月的“颜宁之问”,也揭示出中国想要从事科研的年轻人不敢想的现状。在一场面试中,颜宁抛出“若拥有你需要的所有资源,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的问题,20多名面试者,无一人能让她眼前一亮。

今年45岁的颜宁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200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互联网)

颜宁在面试后发微博说:“总期待着有一两位同学能脑洞大开地讲讲—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真的就没有让人发自内心想钻研的么?”

颜宁2017年受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去年辞去普林斯顿教职,回中国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她本人正是归国科研人员的典型代表。

中美之间的人才争夺战胜负尚未分晓,中国除了动用各种方法吸引人才回流,改善国内科研环境,让学者不被论文捆绑,而是真正投入科研创新,或许才是赢得这场人才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