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似乎特别喜欢谈精神。尤其是体育方面,体育精神更是被说得都烂俗了。即使再小的一个中学生队拿了冠军,贺电里也一定有一段表扬他们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换句话说,成绩不是主要的,只有精神是高贵的,超凡脱俗的。

到底什么是体育精神?最为中国人熟知的就是女排精神,有些人诠释成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等等,有点儿像美国作家海明威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经对这种体育精神深信不疑。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0比2落后,实现大逆转,3比2战胜俄罗斯队,当时的我们也激动万分。然而没过几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在本土折戟半决赛,伦敦奥运会更是连四强也没进,女排精神就没人再提。紧接着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再次夺冠,女排精神也成为热门话题;到了东京奥运会,小组没出线,精神之说难觅踪影。

从里约到东京,这支中国女排几乎是一样的教练,同一批队员,为什么成绩差别如此之大?有人就总结出了不少“精神”方面的问题,说她们里约夺冠后,拍了多少广告,接了多少代言,女排精神早就抛诸脑后。殊不知,在里约和东京,中国女排小组赛成绩都是2胜3负,只是在里约运气好一些,正好出线,又碰上本土作战压力山大的巴西。在东京,主攻手朱婷带伤比赛,影响发挥,对阵俄罗斯等比赛,又意外在优势下没有拿下。这些都显然不是简单的“精神问题”所能解释的。

如此看来,所谓的体育精神,多少有唬人成分。成绩好的时候,精神就是个点缀,成绩不好,体育精神就被放到一边,或者变成他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是因为“精神”出了问题,才导致成绩不好。

和女排一样,被称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也曾代表着一种精神。1999年女足世界杯,中国队一路高歌,闯进决赛,半决赛还以5比0的大比分战胜当时的劲旅挪威队,引发一股热潮。决赛当中,中国队点球输给美国队,比赛过程已经很模糊。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解说员黄健翔在赛前、赛中,反反复复念国家领导人的贺电,当然,内容也是表扬她们顽强拼搏的精神。据说,这份贺电给当时的女足队员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也为失利埋下伏笔。

后来这些年,女足运动在全球逐渐普及,中国女足的“先发优势”越来越小。直到在奥运会等重要比赛中,0比8输给德国,2比8输给荷兰。每次惨败,主教练和队员都会被痛批一顿,女足精神更是无人再提。直到去年亚洲杯,中国女足决赛逆转韩国,时隔多年重新夺得亚洲冠军,又有人表扬起了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说它诠释了铿锵玫瑰的精神内核。

就是这支去年拿到亚洲冠军的中国女足,最近征战女足世界杯,小组被淘汰,最后一战1比6惨败给英格兰队。女足队员王霜赛后一席话,也成了焦点。王霜提到,“我们不是一个好的榜样”“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比欧洲的那些球员都要练得苦,要付出得多,但我们始终没有拿到想要的成绩?”王霜的话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很多人同情。我的理解是,她对这次失利充满一种负罪感,她的疑惑在于,中国女足的精神没有丢,依然吃苦耐劳、永不放弃,但成绩却上不去。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去年的女足亚洲杯,当时的日本女足派出的是用来练兵的青年队,那个冠军的成色本身就有问题。这次惨败,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并不意外,因为中国女足和欧美强队的差距,已经非常非常大,惨败只不过是实力的体现。

体育精神就是坦然面对失败

体育竞技领域,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也许精神力强弱,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硬实力的差距一旦拉大,精神作用就慢慢变得微不足道。一味强调体育精神,反而会让人忽略那些真实存在的问题,出现各种误读和失焦。就像这次中国女足,明明是实力不济,明明是中国足球的大背景、大环境长期不振,却在大败之后,演变成讨伐教练任人唯亲,战术落后等等。

什么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我认为,不是什么艰苦卓绝、以弱胜强、永不言败,体育精神的核心恰恰是坦然地面对失败。是一个运动员,不用因为一场比赛失利,而向任何一个人道歉;是所有关注体育运动的人,关注比赛的人,不会因为一场失利,动辄就要批斗这个、举报那个;是每一个从事体育运动的孩子,都因为尝过失败的苦,而完成一种自我成长,对于他的人生来说,这比什么都重要……

从这角度来看,中国真是一个缺乏体育精神的国度,还是少谈些体育精神吧。

作者是山东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