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近几个月经济气候转换,天空云朵转暗,经济停滞萎缩,笼罩通货紧缩阴霾。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经济数据,工业生产、社零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3.7%、2.5%和3.4%,均低于市场预期,央行不得不再度降息。海内外普遍担忧中国进入通缩泥淖,短期内恐难再现青天。

官方宣称疫后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但市场上呈现的波浪只见下坠,曲线未见上行。服务需求虽有释放,但疤痕累累;制造业看不到结构性恢复,却现出全面性萎缩阴影。全面放开疫情管控超过八个月了,但经济犹未回到疫情前的增长路径,政府逆周期调控力度不够强劲,财政支出没有力道;无论是降准降息、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激励机制,促使银行支持房地产业纾困,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紧迫需求。

中国经济显已偏离增长路径,消费、投资与外贸的增长缺口仍未有效收窄。这几乎是改革开放以来所仅见。最有破坏力的是房地产市场,违约与资金链断裂比比皆是,信心低迷到谷底,下行压力仍不见底。

总体而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沉重的主要原因,从宏观上看是总需求不足,从微观上看是主体信心不振,从具体表现上看,则是外需和出口回落、房地产市场低迷异常、居民商品消费需求不旺、民间与外资投资负增长。其间当然有国际因素作祟,但主要还是内需不足,内外交困,益使通缩危机加大。

7月出口固然同比增数为负14.5%,出口大跌反映国外需求放缓,短期之内难以恢复;进口大跌,则反映国内需求下降,消费不振;国内外的需求持续不振,经济将持续放缓,通缩也会加剧。

最有杀伤力的是社会零售消费受商品零售拖累,尤其是家电、家具、家装等地产后周期消费,是最大拖累项目;汽车零售额虽有电动汽车扶持,但增速也从6.1%降至3.9%。房地产投资严重衰退影响重大,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滑至-28.9%和-28.2%,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降至-12.1%。

异于常态的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购房需求低迷,另一原因是资产收益率下滑,导致居民纷纷提前还贷。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指向一个问题,就是通货紧缩,这对经济发展的杀伤力比通货膨胀还大。

尽管官方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刺激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并加快基建投资增速,扩大总需求,对经济起托底作用,但迄今收效甚微,主要问题是民企和民间对未来信心虚弱所致,致使总体上的经济动能偏弱。

近两年由于针对过甚,房地产业一蹶不振,而且制造了交屋信用危机,做为龙头企业的房地产及相关链条企业处境恶化。另外则因政府加大力度监控与整顿,致使金融和互联网等行业备受冲击,不得不降本增效。供给侧受制约对经济恢复形成明显掣肘。政府在防抗疫情过后,未能及时在政策上增加有效供给,解除已经过时的限制性措施,在融资、用工等方面对企业提供支持,促进相关产能快速恢复,也成为未能提振需求的一个原因。

汇率和信贷对中国经济前景投了不信任票。今年初以来,人民币贬值超过5%,如果经济疲软状态持续下去,人民币将面临更大逆风,跌跌不休难以回头。7月份中国信贷增长创历史新低,新增贷款数量为3459亿元人民币(约645亿新元),比6月份剧减89%,也明显低于2022年7月的6790亿元,这是2009年11月来最低的新增贷款量,显示紧缩风险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压力加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最大房产公司恒大和碧桂园面临还债危机,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中融信托也暴雷,市场担忧不知还有多少超大的未爆弹将引爆。这些未爆弹固然可视之为转型期的痛苦,但必然拉低市场信心,对通货紧缩落井下石。

7月份中国银行贷款断崖式下跌,其他主要信贷指标也显示需求疲软,通缩已经不只是担忧,而是迫在眉睫,官方采取的碎步式措施,扭转不了通缩颓势。一旦通缩成为普遍预期,将进一步加剧。因为如果人们对各种商品的价格预期是会继续跌,便会推迟房屋及家电等高价商品的采购,结果将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动,甚至迫使商品降价。消费意愿更低,导致支出减少,将使经济陷入螺旋下行状态。

企业的投资行为亦然。产品价格下跌伴随而来的通常是收入和利润下降,企业倾向于抑制投资和人员招聘。“失落”的日本就是这种情况,1990年代价格呈现跌势,导致企业投资裹足不前,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政府各项刺激政策与央行负利率政策收效甚微。

中国央行只能缓步降息,因为人民币贬值和资金外流很大,所以还不及日本政府的宽松幅度,提振效果更不可期,无法迅速扭转经济萎靡不振的局面。

怎么办?当务之急是要重振需求,以比以往幅度大得多的降息,其次是以超常手段大力恢复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处在非常时期必须采用非常手段。中国应记取日本在1990年代的教训,出手要快,幅度要大,必须加大宏观政策调整力度,加大商业和消费引擎的动力,着重扩大内需,提振民企与民众信心,防范经济下行与通缩的风险。

作者是中央通讯社前董事长、台湾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