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3日),某中央经济大报刊发《“房住不炒”定位不会改变》的专栏文章,批驳了有人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认为“再提‘房住不炒’已不合时宜”的错误认识,重申了“房住不炒”定位仍然要坚持,没有过时。

这样的批驳当然是及时而有力的,令人心悦。但就眼下形势来看,要让人诚服,说的似乎还不够。

“房住不炒”是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总定位,总原则,不应也不会改变,须长期坚持。这毋庸置疑。

与此同时,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于,房地产业以及与房地产业有密切关系的建筑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比如,目前我国房地产的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房地产的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居民财富的60%在住房上面。

把这两个支柱产业稳住,对稳定经济大盘意义重大;推动这两个支柱产业平稳向上发展,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对提振经济不可或缺且举足轻重。

事实还在于,在很多地方,在供需基本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房地产业不仅不具备过快上涨的基础,相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行和下滑的势头。这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沉重拖累,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因此,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把提振楼市,提到了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重要关键环节的高度,明确要求“把房地产、大宗消费等拉起来”。

坚持“房住不炒”,同样需要坚持辩证思维和问题导向。不是不加分析地一律不允许房价上涨,更不是打压房地产业放任其下行。而是要摒弃楼市疯狂野蛮生长、开发商任性无序扩张的老路,最终推动房地产业走上平稳健康成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诚然,我国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在少数热点城市,供不应求的情况依然存在。但是,在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在众多中小城市和那些热点城市的郊区,供大于求、供求相当的市场行情,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些地方,制约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与部分热点城市有所不同。换言之,少数热点城市的情况不代表全国市场状况,不能因为担心少数热点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而刻意压制全国市场的发展。

我国的房地产业由市场的和非市场的两部分组成。“房住不炒”不仅意味着要抑制约束非理性的市场行为,防范化解风险,还意味着政府要积极履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义务,确保百姓住有所居。做好房地产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也在今天,上述经济大报所属的证券纸媒,刊发题为《再谈挺起A股的脊梁》的评论提出:股市再次出现大幅调整的局面,再谈挺起A股的脊梁,十分必要。既然房地产行业“仍是大行业、好行业,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可期”,那么,在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是不是也有必要喊一声:挺起楼市的脊梁?!(中工网评论员郭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