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专家认为,中国官方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后,中美军事沟通机制全面恢复,回到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前。但双方有结构性矛盾,未来仍有许多变数。
国策研究院星期五(11月17日)举行“美中与APEC峰会焦点观察”座谈会,与会学者并提醒台湾仍应加强实力,才能在外交上持续有话语权,以及面对中国大陆的挑战。
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林正义认为,这次习拜会不只是回到去年峇厘岛会面时,而是回到佩洛西访台以前。中美冻结的项目几乎都恢复,中美僵局已经翻篇了。
但林正义也指出,中美关系仍有很多变数,不会是一帆风顺,包括南中国海、台海周边持续消耗战,且科技围堵、高关税和经贸战等仍会持续存在。
台湾驻美前代表、国策院资深顾问高硕泰表示,此次习拜会是中美各有所需,结果是氛围改善,但互信仍不足,双边关系不致于螺旋性下降而已。
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形容,这次习拜会是为了装上“政治保险丝”,因为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力报告公布过去两年中美军机有180起危险接触,必须恢复沟通、降低紧张;同时从七国集团(G7)等国际重要峰会和此次拜登重提台海稳定的重要,也显示台湾战略地位再度被确认。
高雄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副教授黎宝文指出,中美之间的战略对抗属于结构性的矛盾。对美国而言,“追求对话,减低误判”就是美国作为印太强权的责任义务,避免中美战略竞争转变为军事冲突。因此,美国的行动逻辑是“该对抗时就对对抗,该对话时就对话”。
他认为,中国大陆内部经济下行压力使其对外政策没有改弦易辙、由对抗转向合作的空间,持续全方位的竞争概率较高,且衰退的大陆可能比崛起的大陆更加危险,毕竟如果美中冲突或台海冲突一定要发生,大陆有动机在完全衰退无力前发动军事行动,避免完全受制于人。
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表示,中美军事关系也存在结构性矛盾,习拜会的共识有助重启中美军事沟通,但无助于改善中美军事关系。
他解释,这个结构性矛盾在于中共坚持台海、南中国海、东海属于中国核心利益,解放军在此区域内必须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意味着解放军必须将美军排除于台海、南中国海、东海之外;而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在东亚地区建立以其军事霸权为核心的安全秩序,并借由在日韩菲等国驻军来维持美国在该地区之军事存在。
换言之,北京主张的核心利益意谓着改变区域安全现状,而维持现有安全秩序不变则属美国重大战略利益。
另外,中国官方在习拜会中否认外传2027年或2035年有对台湾动武的计划,重申和平统一,可是也不排除使用武力。
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揭仲认为,现阶段中共中央对两岸虽有“统一路径图”,但不存在刚性的“统一时间表“,自然也不会有“攻台时间表”。
但这不代表两岸已脱离“兵凶战危”的情境,只要两岸之间出现令中共无法接受的变化,例如台湾追求法理台独,或是发生军事意外,都非常可能引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