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星期一(9月4日)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在本周末赴印度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此前已有消息称,中国官方今年可能不会参加G20,这会儿靴子终于落地了。

G20自2008年首次召开峰会以来,中国元首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峰会,即便在疫情期间的2020年和2021年也都通过视讯参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北京日渐重视全球话语权,积极通过国际会议推进中国议程。尤其是美国在上一任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频频在国际上“退群”,留出了空间给渴望发挥更大影响力的中国,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多边场合的亮相频率非常高。

因俄乌战争与西方交恶的俄罗斯,早前已宣布总统普京不会到新德里参会。如今北京也罕见地决定派总理出席,让人有些意外。这样的国际舞台,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出席或是不出席,都是在释放信号。有印度学者认为,中国官方不去新德里,是不想给印度捧场,要冷落试图借主场优势发挥影响力的印度总理莫迪。

北京没有解释中国官方不参加新德里峰会的原因,但中国与东道国的紧张关系,相信是中国元首不出席这次G20峰会的最主要背景。

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2020年6月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两国关系变得更紧张。双方虽然通过多轮军长级会谈降低冲突风险,但由于看待和解决边境争端的立场有明显差异,这些会谈的进展缓慢,也难以从根本上化解争端。

上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新版地图,重申对有争议领土的主权主张。印度隔天强烈抗议地图把有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和阿克赛钦高原划为中国领土,并形容北京此举“荒谬”。

中印矛盾近几年也蔓延至投资、科技等领域,甚至波及到媒体,发生双方以拒发记者签证方式迫使对方国家记者离境的事情。双方矛盾更在中美竞争的大环境下被催化,比如印度深度参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就被北京视为帮着美国遏制中国。

上月底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峰会期间,中印领导人没有正式会面,仅在会议间隙交谈。印度官方称,莫迪在交谈中提出了对边境争端的关切,双方都同意指示相关官员加速解决争端。中国外交部则是在外媒报道后,以回答记者问的方式证实两人有过交谈。中印元首在金砖峰会上的接触,和中国官方与其他多位与会领导人高调的会晤形成鲜明对比,也侧面说明中印当前的关系很敏感与微妙。

中俄元首确定不出席,中国又与东道国关系紧张,加上俄乌战争僵持不下,新德里G20估计很难达成共识。有知情人士透露,G20很可能不会有联合公报,因为中国已表明反对公报草案中有关新兴市场债务和谴责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的内容。事实上,在印度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已有能源转型会议、财长会议、外长会议等多场会议因各国无法达成一致,导致联合公报流产。

眼下的局面,进一步凸显G20这个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而生的峰会,因为成员国之间的裂痕愈加难以弥合,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话说回来,G20的主要价值也不在会议本身,因为它对全球经济和政治议程的影响力本身就很有限,更重要的是,它为成员国在会议期间提供了场边谈话的外交契机。

外界之所以关心中国官方是否参会,也是因为这是今年底以前,中美元首可能会面的窗口之一。过去三个月,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气候特使克里和商务部长雷蒙多等多位美国高官相继访华,抬升了外界对中美元首会晤的期望。在传出中国官方可能不出席G20峰会后,已确定亲自与会的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失望,但仍强调还有机会见到中国官方。

中美元首下一个可能同框的场合是1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不过,美国可能拒请香港特首李家超参会,预计会成为影响北京决定由谁赴美的一个因素。观察人士也指出,最近一些迹象显示,北京对与美国打交道越来越没兴趣。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一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抨击美国的对华战略“新瓶装旧酒”,甚至直接喊话,“要真正实现‘从峇厘岛到旧金山’,美国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相较于中印关系,对美关系才是北京外交工作的头等大事,中美元首在G20无法见面,理论上增加了两人在APEC见面的机会。不过,中美之间的矛盾比中印更深、问题也更多、更复杂,双方能否在下来两个多月里为元首峰会营造出合适气氛,现在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