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综合讯)在中国地方经济违约风险增加之际,地方政府斥资上千亿元人民币,为现金短缺的小型银行进行资本重组。

《南华早报》星期六(9月30日)引述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全球评级估计,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地方政府已借出1523亿元(人民币,下同,285亿新元),为辽宁、甘肃、内蒙古、河南、黑龙江的小型银行填补资产负债表。该机构称,2022年中国地方政府的借款总额为630亿元。

中国金融监管官方自2020年起加强对小型贷款机构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去年也将366家金融机构列为“高风险”,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

报道指出,中国地方银行的流动性不足可能引发国有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减少实体经济的信贷供应,并可能波及广泛的行业。

标普全球评级高级总监朱素徵对《南华早报》分析,系统稳定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但如果地方政府本身已负债累累,或银行的业绩不足以维持未来还款,地方政府可能不会考虑通过专项债券来支持小型银行。

她说,中央政府可能会在需要时采取其他替代方案介入,但前景不佳且不会威胁金融稳定的银行可能仍会倒闭。

专项债券是中国地方政府为特定政策、基础设施项目或解决特定问题发行的一种债券。自2019年以来,专项债每年都在大幅增长,2022年实际新增专项债规模超过4万亿元。

中国央行今年2月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中国新增5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据标准普尔估计,目前配额中还剩747亿元。

报道举例,中国金融监管官方曾于2019年接管内蒙古包头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包商银行,但一年后银行仍宣告破产。中国央行2019年也曾救助锦州银行和恒丰银行。

此后,央行承诺减少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地方政府推动的小型银行之间的整合也在不断加强。

国际信评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高级信贷官诸蜀宁告诉《南华早报》,小型银行整合的目的是更好地分散风险,但问题在于,风险分散是否足以提升资本充足率。

诸蜀宁估计,截至2022年底,5500亿元的专项债券仅占地方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0.9%左右。 而风险加权资产是用于确定银行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额。

报道引述粤开证券研究部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罗志恒说,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包括抑制小型银行领域的风险,这可能会加剧地方政府的金融问题。 许多依赖卖地收入的地方政府都因房地产危机而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