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哈马斯本月爆发的冲突,再次撕裂中国舆论场,一部讲述拯救犹太人的电影,成了网民讨伐的对象。
好莱坞名导斯皮尔伯格的经典影片《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上星期五(10月20日)起被大量中国网民狂刷差评,该片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的评分,一度从原本的9分多跌落到只有4.1分。电影网站豆瓣上也出现了一批新增的差评。
《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纳粹德国时期的商人辛德勒拯救千余名犹太人,使他们免遭屠杀的故事。这部上映于1993年的电影当年获得七项奥斯卡奖。
刷差评的网民将矛头对准犹太人,网名“一个棱镜”的新浪微博博主的评论具有代表性:“辛德勒是否想过自己救下的民族,有一天成为了另一个民族的噩梦!”
一些网民甚至将以色列称为纳粹,在德国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评论区,有人发布以色列国旗和纳粹符号相结合的图片。德国驻华大使馆星期二(10月24日)发帖,称绝不允许评论区出现美化纳粹的言论或使用纳粹标志,“德国很不幸经历过纳粹主义肆虐的年代,我们深知那意味着什么”。这一回应又引来更多网民的反击。
中以两国官方关系长期友好,何以在中国互联网上出现反以反犹声浪?这里面,有些是关注中东问题者,对以色列持批评立场、对巴勒斯坦人抱有同情,但也不排除一些人受到巴以之外因素的影响。
中国舆论对以色列和犹太人的态度,曾多次转变。毛泽东时期,出于阵营斗争的需要,提出过“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口号。冷战结束后,中以正式建交,中国同时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保持良好关系。
随着往来和了解增多,一些中国民众对以色列产生好感,肯定其在恶劣地缘环境下的斗争精神和军事实力,同情犹太人历史上的苦难,钦佩他们现今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另外,前些年中国自身面临伊斯兰极端势力严重威胁时,在中东问题上也有不少人站边以色列。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恶化,政治风向转变,反美反西方的声音在中国互联网上占据主导,美国的盟友、跟西方走得近的国家都成了靶子。俄乌战争与以哈冲突中,虽然乌克兰和以色列是开始时遭受袭击的一方,但由于它们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便成为部分中国网民批判的对象。
与单纯反以相比,反犹的成因更为复杂,与阴谋论的传播脱不了干系。由于缺乏现代政治的教育和实践,一些中国网民倾向用阴谋论的逻辑理解世界,认为全球的政治、金融、传媒都操纵在极少数人或神秘组织手中,往往与犹太人有关。
在畅销书《货币战争》中,作者宋鸿兵称,犹太裔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等控制着美国甚至全世界的银行系统;在《如何评价犹太人?》一文中,网络写手卢克文称“犹太人从二战后控制着全球顶尖媒体,并以此在今天作为急先锋,对中国发起意识形态进攻”。这类说法在中国互联网上影响甚广。
在巴以问题上,以色列当然有应当受到批评的地方,然而,如果反以浪潮不是源自对中东问题本身的态度,而是受到网络上反美声音与政治阴谋论的影响,则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