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进博会开幕当天询问首次来华的新加坡商家,参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对方想了想:“都挺顺利的……就是今天交通管制,走了好久才进场。”
面对同一个问题,去年参展的企业给出惊险百倍的回答:由于在上海入住的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感染冠病,公司全体代表被迫接受二次隔离,差点赶不上参展。
别说是从国外进来的参展商,就连常驻上海的我本人,去年都险些因为严苛的防疫规定而没能进场。当时中国各地疫情四起,进入展区前10天内经过疫情风险地区的人员,都被禁止参会。所有人每天进场时,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场内也要全程佩戴N95级别口罩。
一年后的现在,所有管控措施不复存在,国际航班也逐步恢复。 经历三年冷清的进博会后,我总算感受到这个大型国际展会应该有的氛围:会场里熙熙攘攘,活动区热热闹闹,展位上不再只有临时被雇来站台的中国员工,而是肤色各异、语言不同的各国商人。
今年有3400多家参展商和39万4000名专业观众报名参加进博会。中国官方称,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报名已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就连此前和中国关系紧张的美国和澳大利亚,都对今年的进博会格外捧场。美国派出历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参展团,参展范围涵盖农业、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领域。澳洲方面不仅有250多家企业参展,总理阿尔巴尼斯还出席进博会开幕式,成为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后,第二名为进博会站台的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
这场时隔三年全面回归线下的展会,是否真如官方所说,已经重回疫情前的盛况?
中国总理李强在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披露,过去五届进博会达成的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4749亿新元)。根据官方数据,进博会意向成交额除了在2021年有所回落,其余三年都持续增长。不过,这与部分参展企业的感受截然相反。
中国欧盟商会上个月的调查显示,去年只有24%会员参展商通过进博会达成交易,比例远低于2018年的50%。受访参展商认为,作为进博会最大亮点之一的政府交易团,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带来的实际成果。
欧盟商会在过去几年进博会期间一再敦促中国切实兑现开放承诺,今年更是火力全开,直批进博会脱离商业活动的本质,更像是一场“雾里看花的政治秀”。
进博会创办于中美贸易战爆发的2018年,旨在宣示中国扩大市场开放的决心,反衬美国的单边主义。李强今年在开幕式致辞中再次做出扩大进口、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等多项进一步加大开放与合作力度的承诺,但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内外局势的巨变,无疑增加了兑现这些承诺的难度。
过去三年的防疫管控和行业整顿,令中国民营经济元气大伤,2022年经济增速也陷入多年来首次未能达标的窘境。虽然市场普遍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不成问题,但直到今年最后两个月,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仍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
中国官方本周公布的进出口和通胀数据显示,中国出口额已连续第六个月下降,且降幅在10月进一步扩大。尽管进口在10月结束七连跌,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再度下跌,显示内需复苏势头仍不稳固。在楼市依然疲弱、信心持续低迷、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大环境下,中国市场还能展现出“买全球”的实力吗?
另一方面,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尤其是中美对立加剧,中国决策层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与日俱增。无论是持续收紧的数据管控、修订版的《反间谍法》,还是对多家外企的突击检查,都令在华外企人心惶惶。
进博会开幕前夕,美国基金管理巨头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 Group)和咨询顾问公司盖洛普(Gallup)先后被曝光将撤出中国,理由包括中国经济前景疲弱,以及对外企监管审查力度加大。企业软件品牌思杰(Citri)母公司Cloud Software Group本周也宣布将停止在华业务,成为最新一家撤出中国市场的美国公司。
随着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从出口和投资逐步转向消费,通过进博会扩大内需,对于外国企业和中国市场本是双赢局面。但这个庞大市场在经济和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它的体量一样,无法被忽略。进博会面对的质疑和争议,正折射出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挑战。
无论是进博会还是中国市场,都难以回到疫情前光景。但时隔三年,更多外国商家得以自由进入这个国家级展会现场,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就要看在疫后新形势下,中国如何在经济与政治考量间取得平衡,确保市场开放的大门真能“越开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