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14块“毒地”,惹来一宗涉及两家国企百亿元的诉讼案。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家嘴”)11月4日发布公告,称陆家嘴旗下公司2016年从江苏苏钢集团购入的17幅土地中,有14幅存在严重污染情况,且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远超苏钢集团转卖土地时所披露的污染情况,于是向土地转卖方提起民事诉讼。
被提告的对象除了苏钢集团,也包括2016年出具环境评估报告的四家机构: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州市苏城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陆家嘴指控上述被告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不依法履职的侵权行为,因此要求赔偿100.44亿元(人民币,下同,18.74亿新元)及诉讼费等。
面对提控,苏钢集团星期五(11月10日)凌晨发声明反击,指苏钢集团2016年转让土地时就已提示土壤污染风险,而陆家嘴也承诺并接受当时“所有现状、瑕疵和风险”。
案件一曝光就引来多方关注,一方面是涉及天价的索赔金额,另一方面是涉事双方都来头不小。
提控一方是上海浦东国资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被告一方则是苏州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而苏钢集团背后的实际控股公司是保险业巨头中国平安。
目前,江苏高级人民法院已受理案件。围绕陆家嘴买下的这块“毒地”,国企之间开始了一场“狗咬狗”的纠纷。
从四幅“毒地”到14幅“毒地”
这起百亿诉讼案的源头,还要追溯至七年前。
2016年,全球钢铁需求放缓,以钢铁为主业的苏钢集团面临市场低迷、产能过剩的窘境。意欲盘活资产的苏钢集团于是决定转让其全资子公司苏州绿岸95%股权,及旗下约100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
由于当时这块土地的商业价值极度被看好,即使苏钢集团给出的挂牌价31.5亿元远高于评估价13.6亿元,仍吸引30多家公司抢着竞标。
经过222轮激烈的报价竞争后,最终是陆家嘴以174%溢价、即85.25亿元的巨资拿下。
由于该地原是苏钢集团的老厂区,中国中央环保督察组曾确认该地存在几个污染地块,分布在老厂区的焦化区及原用途为炼钢厂的非焦化区。
交易前,苏钢集团曾在挂牌文件说明土地的污染情况:焦化区域的污染主要集中在“4号地块局部区域”,污染范围为1万7542平方米,污染土方量为3万9604立方米,非焦化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基本未受到污染”,可再开发利用,还让苏州环境研究所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交易后,苏州绿岸也对文件所披露的焦化区域污染范围进行治理修复。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苏州绿岸宣称完成了4号地块治理修复,并通过专家评审。
陆家嘴在2017年5月进驻,启动住宅、商办、工业研发、教育、加油站等建设项目。
这块占地约15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的土地,被陆家嘴视为公司“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环。陆家嘴希望通过此“苏州绿岸”项目,摆脱过去高度依赖上海陆家嘴发展项目的现状。
但事情没那么顺利。2021年,位于项目2号用地的雷丁学校检测到土地存在严重污染问题后,建设项目立即按下暂停键,所有地块进入污染自查阶段,“毒地”风波正式延烧。
随后,第三方机构在四幅土地、面积约11.8万平方米的土壤中,检测出苯并芘、萘两种致癌物严重超标,比挂牌文件最初披露的1.75万平方米多了近10倍。
除了苯并芘、萘,还检测出地下水氟化物、碘化物也超标,与文件中地下水未受污染的说法不符。
由于这些土地都已用来盖住宅、商场、学校、健身公园等,首批业主也已入住,“毒地”风波的爆发马上激起当地居民维权。苏州绿岸还因此被苏州环保部门调查,并处542.7万元的行政处罚。
同时,项目住宅区的2800套房屋被迫暂停销售、投资百亿的区域综合体项目沦为一座空城。
然而,事件还远未结束。今年3月,苏州绿岸收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除了早前发现的四幅土地,还有四幅土地也存在污染超标情况。
三个月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再出具报告,显示多六幅地块存在局部土壤或地下水污染因子超标的情况,“毒地”数量一举从四幅变成14幅。
也就是说,陆家嘴购入的17幅地块里,只有三幅没有通报污染,但这三幅地块未来会否被列入“毒地”行列,暂不得而知。
“狗咬狗”的土地利益纠纷?
对陆家嘴而言,当初以超高溢价买下的17幅土地,如今只有三幅能用,显然是亏大了,陆家嘴在五幅土地投入的21.9亿元工程资金,也全数打水漂。
但也有不少观点质疑,陆家嘴和子公司当初拿地,或启动建设项目前,也应事先对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一般来说,对于此类工改的土地,房企自己需要反复进行检测。
因此不少人质疑:“为什么是在六年后、部分住宅小区已完成入住后才发现这些地块有毒?”
陆家嘴成立于1992年,长期致力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土地开发和城市功能开发。
陆家嘴在2016年决定开启业务多元化转型,不再依赖上海房地产开发业务单腿走路,开始发展商业地产、商业运营、金融服务等业务,而苏州绿岸项目是其中一环。
一名消息人士向腾讯新闻《潜望》透露,陆家嘴2016年之所以有底气以高溢价从苏钢集团买下土地,是对那片土地价值抱持高度乐观的态度。
但三年多的冠病疫情重创中国经济复苏前景和消费信心,冲淡人们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增长的期望后,持续了数十年的房地产神话破灭。
消息人士说,目前苏州绿岸项目住宅的销售均价只有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且项目2021年开盘后销售十分惨淡。
不只是房地产项目碰壁,从2022年起,陆家嘴的金融路也走得不太顺,陆续踩雷旭辉、世茂、融创等多家房企。陆家嘴最新的涉诉公告显示,陆家嘴信托仍有多个涉房诉讼未了结,涉案金额超43亿元。
多元化业务拓展不利之下,陆家嘴业绩表现堪忧。根据财报,陆家嘴去年实现营收117.62亿元,同比减少15.21%;净利润10.85亿元,同比暴跌74.84%。
跌势在今年前三季度延续,陆家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47%,净利润下跌27.75%。
土地污染所引起的侵权纠纷,是陆家嘴为这起纠纷下的“定义”,也将是这场百亿诉讼案聚焦的争议点。
但真实情况恐怕是,对于高收益预期的落空和转型战略碰壁的窘境,让原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商业交易,成了一场“狗咬狗”的利益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