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意味着什么?

多家中国媒体在2023年12月30日报道,中国央行官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显示,央行同意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消息引发关注,因为这意味着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企业正式“去马云化”,同时扫除了蚂蚁集团上市的主要障碍。

事实上,支付宝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这一调整源于其母公司蚂蚁集团在2023年年初进行的股权调整。

2023年年初,蚂蚁集团宣布调整投票权结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从拥有53%的投票权降为6.2%的投票权,此后蚂蚁不再存在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集团的情形。

一年后,央行批复作为蚂蚁集团100%控股的支付宝(中国)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意味着一年前蚂蚁的股权整改得到了央行认可。

中国媒体报道,同样作为蚂蚁集团的关联公司,国泰产险和上市公司恒生电子也在2023年12月29日分别发布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告。

无实际控制人?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无实际控制人意味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散,不存在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不存在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情况;单个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无法支配公司重大财务和经营决策等情况。

支付宝还未上市,无实际控制人指的是没有一个股东有超过30%的股份。

无实际控制人结构其实很常见。界面新闻统计,中国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八家有实际控制人,而其余34家是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制造业企业如格力等,也是无实际控制人结构。

《证券时报》引述业内人士分析,投票权相对分散是一种更现代的企业治理模式,权力分散可以做到很好的制衡,防止一股独大。

权力分散和制衡,也是蚂蚁从2020年上市中断后开始整改的关键词。

2020年,中国官方叫停蚂蚁集团380亿美元(约520.2亿新元)的IPO,同年11月,金融监督部门督促蚂蚁进行整改,开展了一轮在互联网领域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整顿。

此后,蚂蚁进行了自我革命,主要方向是业务瘦身、开放资源、加强监管、管控风险。具体动作包括关停不符合监管的互助平台“相互宝”,成立蚂蚁消金以承接花呗、借呗等网贷业务,与集团阿里巴巴在人员和数据上进行分割,引入国资等。

最大的动作是在2023年1月,创始人马云卸下控制权。

同年7月,央行宣布对蚂蚁集团的突出问题完成整改,并宣布罚款71亿元(人民币,下同,13.23亿新元),投资者认为这是整改告一段落的象征,并开始期待蚂蚁集团能够恢复上市。此次,央行批复支付宝的无实际控制人地位,则被认为是在上市前的又一关键步骤。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出席 2018 年 9 月 17 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路透社档案照片。(路透社)

上市前必要一步

财新网报道指出,尽管此前蚂蚁在去年1月已自行宣布了股权调整,但支付宝是须接受央行监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因此在蚂蚁主要股东投票权结构完成调整之后,需要向央行申请批复、再做公告。

这项批复的信号也在于,蚂蚁的调整事项已经顺利推行,纳入了金融系统日常的监管。

此前,蚂蚁集团上市的主要障碍,就在于金融安全风险和监管。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障碍目前已基本被扫除,蚂蚁上市会重新提上日程。并且,在当前的无实际控制人架构下,公司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会更依赖于公司管理层和上层监管部门。

不过,蚂蚁在短期内仍无法满足一个上市要求,就是三年内实控人没有发生变更。如果蚂蚁要在A股上市,或需再等三年。若选择在科创板和港股上市,则分别需要等待两年和一年。

电子支付基建的“国有化”

央行批复的消息一出,就有市场分析称,无实际控制人代表“国家接管”,还有网民搬出了马云曾说过的那句:“只要国家有需要,支付宝随时会上交国家”,称“马爸爸一语成谶”。

事实上,在蚂蚁整改的过程中,就有引入国资。蚂蚁宣布马云卸下控制权的一周前,蚂蚁集团旗下承接花呗、借呗的蚂蚁消金,通过105元亿人民币增资计划,杭州国企金投数字科技集团凭借10%的出资比例成为第二大股东。2023年10月,蚂蚁消金再次增资,所披露的股东名单中,包括重庆渝富华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4.041%。

不过,有国资参与并不意味着变成国有企业。让支付宝离监管更近的,是其国民级支付工具的本质。

公开资料显示,支付宝面向商家机构开放支付技术,并提供收单服务,形成了长期且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已服务8000万商家和10亿消费者。

这样的覆盖面决定了支付宝就像互联网世界的水和电,不会由一个股东或一家单一民营企业来控制,更不能像一般的企业一样,为了股东利益而挣钱,会更强调公共服务属性。

中国各个消费场景都可以使用电子支付,主要的平台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互联网)

当前,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仍在逐年上涨。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3年将达到561.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支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治理结构的变化,也会给行业带来启示和示范效应。

多位财经博主发表评论称,另一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同作为中国主要的支付工具,终局也一定是被纳入监管,就像现金和银行卡时代,对所有银行的监管一样。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后,官方也出台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把针对非银支付机构的监管实践,上升为行政法规,加强对支付机构的全面监管。

当前,电子支付作为网络“基建”的一部分,关系到10亿用户的钱包,监管是应有之义。蚂蚁无论未来是否上市,都注定与金融监管建立更紧密联系,这也是其他支付平台将经历的变化。在中国强监管的环境下,这一类“互联网基础建设”公司,已经难以按传统的国企、民企来作出清楚的划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