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熟悉的两会不同了

经历了几年疫情下的非常时期,中国两会(全国人大、政协年会)今年终于完全开放了。

从星期一(3月4日)的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式到星期二的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外重现熙熙攘攘的景象。

由于官方不再像过去四年那样,严格控制采访每场两会活动的媒体人数,两会记者又开始上演激烈竞争。为了早点进场,在人大会议开幕式现场抢到好的机位,大批媒体星期二一大早冒着雨夹雪在大会堂外排队等候进场。

记者也再度面临“认脸”大考验。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中的明星人物一靠近大会堂,眼尖的记者便一哄而上,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认脸”本领不到家的记者只好在外围努力踮着脚侧耳听。

委员代表在两会畅所欲言,甚至把两会当“秀场”早已是陈年往事;多数委员代表如今面对媒体言谈谨慎,一些明星级的委员代表看到媒体围上来就一溜烟开跑,好在还是有个别人愿意停下脚步聊几句。这总归是给两会增加了点色彩,也让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能更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

原以为疫情前那个熟悉的两会又回来了,但还没回过神,却发现熟悉的两会已经很不同。

两会登场第一天,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娄勤俭星期一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今年两会闭幕后,不再举办中国总理记者会,而且今后几年也不会再有了。

据在发布会现场的同事说,这个消息一出,发布厅里数百名中外记者倒吸一口冷气,空气中弥漫着深深的难以置信。

两会闭幕后的中国总理记者会是过去30多年来两会的“例牌”,也是中外媒体每年唯一一次能与中国行政一把手直接交流的机会。中国政府首脑会在这个场合,面对面回应媒体方方面面的问题,即便在疫情最吃紧的那几年改为连线方式举行,总理记者会作为两会压轴的传统也不曾改变过。

虽然与早些年相比,近年来的总理记者会越来越照本宣科,主要内容集中在经济、社会、民生领域,也不再像过往那样,会更大胆地触及敏感的热点政治话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这个几乎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中一项制度性安排的环节说取消就取消,还是让很多人震惊不已。

有同行私下里说,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应是,“是不是经济实在太糟糕,总理都不敢接招了?”

这是一句玩笑,但这个改变确实会让很多人满脑子问号。一个疑问是,这是不是表示总理和国务院的角色进一步发生变化。

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会,镁光灯都会聚焦在国务院“一把手”身上,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政坛二号人物展示个人风格的舞台。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去年在自己的首场总理记者会上,把新一届政府定位为“施工队”,姿态放得低。那场“首秀”如今成了唯一,在接下来几年总理不再站到台前,能见度会进一步降低。

官方或许不希望总理记者会冲淡两会的焦点,相信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也有过深思熟虑。让人有些好奇的是,官方是如何评估这项改变带来的观感,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影响。

消息出炉后,中国媒体事实性地报道了这件事,微博则关闭了相关帖子下的留言区,这件事在表面并没有在中国舆论掀起太大波澜。不过,国际舆论几乎清一色认为,这是中国在开放路上的一种倒退,担忧中国会进一步走向封闭,变得越来越不透明。

这样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虽然是否召开总理记者会与中国的开放政策并无直接联系,但这是中国政治运作中,少有的一扇能近距离观察中国、了解中国领导人在想什么的窗口,也是中国高层对外宣示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平台。官方这几年来努力想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两会吸引数百上千外国记者参会报道,中国总理就如中国故事代言人,总理记者会也是领导层亲自“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平台,如今官方主动关闭这样的一个平台,实在让人遗憾和费解。

或许对中国而言,这些议论、批评都只是外界的观感,从“定力”的角度,中国不必在意外界的眼光。但若习惯性地屏蔽这些噪音,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也会越拉越大。当一扇扇窗被关闭,读不懂甚至是误读中国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又是中国所乐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