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讯)中国已研发出一套探测器,并经过在南中国海海底测试,可以捕捉20公里外螺旋桨产生的微弱电磁波,成为潜艇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学术期刊《振动与冲击》近日发文透露,这项由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进行的研究,通过使用探测器接收来自海底而非海水的信号。海洋地质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使用这种方法来勘探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但尚未用于监测潜艇。

在全球日益激烈的水下军备竞赛中,这项最新研发可能帮助中国获得优势。根据公开记录,先前探测到潜艇的最远距离为2.5公里以上,也是由中国科学家实现。

最新技术所达到的探测范围,比此前报道的范围大十倍左右。此前,这一距离被认为不可能实现,因为潜艇发出可侦测电磁的信号在海水中无法传输那么远。但可通过监测海底从更远的地方探测到它们。

研究者称,这种新的潜水艇探测技术可以追踪最安静的潜艇,该技术在南中国海的测试中显示出潜力。透过分析这些低频讯号,有可能定位和追踪军事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蒋伟康说,虽然3公里的探测定位范围已经是一个重大突破,但距离远海目标探测定位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新技术方法在海上试验中展示了巨大的潜力,甚至有可能将低频电磁信号的探测距离增加到超过50公里。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