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时电子报

工商时报社评

原本预计于10月12日才会公布的对台贸易壁垒调查结果,大陆商务部提早在8月17日“剧透”:其认定台湾对大陆确实存在违反世贸组织(WTO)规则的不公平贸易。国台办还加码强调:基于此要“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项下关税优惠”;话音刚落,又于21日宣布自即日起暂停台湾芒果输入大陆。由于这是大陆政府首次针对终止或调整ECFA释放如此明确讯息,一时之间,台湾产业界感受到山雨欲来之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陆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昂扬,大陆政府势必更加精算对台各种让利的效益。如果此刻政府仍无法改变过去的被动防守策略,预判其作为并超前部署,不但将失去解决问题的先机,更将让两岸关系陷入难以挽回的境地。直言之,在两岸经贸战箭在弦上的此刻,如无法正确解读大陆政府对台战略意图,就无法务实提出具战略纵深的回应策略。

虽然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早收货品占台湾出口大陆,由曾经最高的26%降至去年约16.9%,但ECFA自2011年1月生效迄今,仍为台湾石化塑胶、运输、机械、纺织等521项工业产品及18项农产品的输陆,减免了近百亿美元关税。若ECFA的539项早收清单部分产品关税优惠被取消,甚至如日前的石化产品加征反倾销税,这些传统产业的大企业必定只能透过海外生产布局因应,而中小企业则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竞争。

然而,ECFA喊停还不是台湾最大的危机。由于台湾对大陆享有大幅顺差,在对岸认定台湾对大陆存在贸易壁垒前提下,无论是要求台湾基于公平贸易开放陆制产品输台,亦或对台湾输陆产品祭出惩罚性关税,甚或对台湾采取限制性进口措施等,对台湾来说,将不啻一场前所未有的经贸风暴。

近年来,随着国际情势变化及两岸关系低荡,大陆政府提出各种“惠台”措施的同时,亦对台施予涵盖政治、军事、经贸等方面的“极限施压”。由于两岸经贸纽带相对紧密,因此大陆政府在经贸领域的对台限缩,特别容易让台湾“有感”。

本报社论于去年即提醒,要正视大陆政府二十大后的台湾经贸风险,特别是大陆磁吸台湾企业赴陆以削弱台湾本地经济动能,以及对台祭出经贸制裁迫使台政府接受谈判。言犹在耳,继这两年的农渔产品禁运、加工食品注册障碍后,大陆政府今年对台又祭出贸易壁垒调查、课征聚碳酸酯(PC)反倾销税等经贸举措,以及回收ECFA关税让利的讯息。然而,面对大陆政府的屡屡出招,蔡政府除了“惯性”发出战狼式批判,就只能慷纳税人之慨地以大撒币补贴,或提出缓不济急的分散市场策略。之所以如此,正导因于对大陆政府战略意图的错解。

事实上,随着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扩大对陆围堵,大陆政府更明确强调对台政策主轴,由过去强调“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进到强调“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举例来说,在大陆政府定调今年为两岸大交流年后,且不论台湾尚未开放大陆专业人士来台,在两岸关系即使仍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大陆许多省市官员仍表达希望赴台交流的强烈意愿;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陆,近期大陆各省市纷纷扩大举办例如“台湾周”等各类型对台经贸活动,希望吸引更多台湾企业赴陆发展。大陆政府这些举措,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建立更紧密的两岸经贸纽带;另一方面,则是盼望台湾企业能扮演大陆产业升级转型的动力;同时,成为突围美国科技封锁的力量。

也就是说,在融合发展战略下,大陆政府落实对台政策的最佳情境,是两岸恢复对话、并回复过去热络的两岸交流,甚至进一步推进两岸产业合作。对大陆政府来说,回收过去对台让利,同时将“惠台措施”限缩在赴陆台湾企业与个人的“穷台”策略,不但将冒着可能激起台湾民族主义情绪的风险,更会致使两岸心灵契合道路越显迢迢。因此,透过经贸政策工具化威逼台湾,并非大陆政府最佳的策略选择;如何维系甚至强化链接,同时建构台湾对陆依赖的经贸结构,才是大陆政府对台经贸的真正战略目标。

面对大陆政府的经贸战略,台湾可以选择顺水推舟,亦可以逆水行舟;每个抉择都伴随着相对应的风险与机遇。一言以蔽之,在掌握大陆政府战略意图的前提下,台湾应基于国际情势与两岸现实,设定可行的短中长期目标;在合理的资源配置下,盘点不同抉择的利弊得失。任何的一厢情愿或暴虎冯河,都将让台湾陷入更大且难以挽回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