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湾《旺报》社评

欧盟启动对大陆进口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确认是否违反WTO公平贸易精神,如果调查结果认定补贴事实成立,预料将对大陆进口电动车课征反倾销关税,或采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欧盟此举并不令人意外,根据中国乘联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其中绝大多数为电动车,五年不到成长将近六倍。

具技术创新与市场规模

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销售电动车,大陆品牌占8%,高于2022年的6%,更是2021年4%的两倍,欧盟委员会预估2025年将倍增,达到15%。大陆电动车在欧洲市占率连年高速成长,对一向以汽车品牌及出口自豪的欧盟来说,难免感到紧张,也不乐见此一趋势继续发展,对中国电动车出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另一方面,除市场竞争因素外,基于地缘政治考量,不管是供应链关键技术及零组件的确保,或市场多元配置去风险等因素,都让欧盟不敢放手让大陆电动车继续攻城掠地。中美竞争白热化,中欧间贸易投资往来连带受到波及。2020年底好不容易谈成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因人权争议与地缘政治因素被欧洲议会无限期冻结,大陆电动车在欧洲拓展市场受政治牵连。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代表大陆电动车竞争力沛然莫之能御,才会引起欧盟紧张。国际能源总署(IEA)统计指出,2022年大陆电动车出口占全球出口35%,高居全球首位,较2021年成长10%,更是2018年的八倍。随着全球净零减碳趋势,电动车取代油车已是不可改变的潮流,未来大陆电动车出口势必进一步增加。

不禁令人好奇,为何大陆电动车生产、制造与出口能力,短短数年间会起到如此巨大的变化?连拜登都坦承,这场电动车竞赛,美国明显落后大陆。政府全面支持与巨额补贴,恐怕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答案。不容否认这确实是一个无法忽略的重要元素,不过技术创新与市场规模,可能更是关键。

先从技术创新谈起,过去在造车工艺上,引擎几乎为传统燃油车的技术核心,也是美、日、德这些传统汽车生产大国的优势所在。然而当电动车时代来临,技术核心也逐渐从引擎转换到俗称“三电系统”的电池、电驱、电控上,这让自2006年起即全力投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陆,得以掌握技术领跑者优势。

尤其在电池制造方面,由于握有关键矿产锂原料,使得大陆能够创建一条从上到下的电池供应链,并让包括宁德时代及比亚迪等大厂在内的锂电池生产技术与规模,可以领先全球。根据知名电池及能源研究公司SNE统计,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占有率方面,今年上半年,光是宁德时代及比亚迪两家市占率合计就超过一半,高达52.5%。甚至还有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大陆整体市占率,有机会达到八成。

带动新兴战略产业突围

市场规模是大陆电动车发展领跑全球另一个关键。这些年来,在政策推动及补助诱因下,大陆电动车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202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六成在大陆。若以历年销量来看,全球已销售电动车,大陆市场包办一半以上。庞大的市场不只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引来更多境外投资,还有助经验累积与品质提升,成为大陆维持电动车优势与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从大陆电动车在全球的领跑地位来看,可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握机遇,重新找回中国制造的优势,甚至扩大到其他领域,使其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动力来源。电动车爆发式成长代表的是制造思维的提升,背后隐含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翻转。这不仅是单纯的产业转型升级而已,还包括产业标准制定与品牌地位的塑造能力,应足以形成技术输出的典范,成为下一波经济增长新动能。

对面临经济转型压力,亟需提升世界工厂地位的大陆,这是不容错过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当大陆科技脖子被美国愈卡愈紧之际,若能以电动车为起头,善加利用大陆本身的技术创新、市场规模与政府投入等优势,将有机会引发连锁效应,带动其他新兴战略产业跟着突围。这不只是过去大陆经济成功发展的模式,相信也是未来中国经济二次崛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