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转发中国自媒体文章《新加坡教育高度内卷》,抛出了一个灵魂问题:“新加坡教育到底卷不卷?”
本想否认,但环看四周又犹豫不决。
有家长在孩子两三岁时,就为了让他们能进入好学校而报名当学校义工,更有人孟母三迁。电子抽签没流行时,家长为了给孩子报读兴趣班或幼儿园漏液排队。更不用提在邻里社区、高档商厦,上至中学下至幼儿园的补习中心,比比皆是。
本地家庭热衷补习的名声在外。中国三年前祭出“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之际,《联合早报》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本地受访者认为补习仍有必要,并反对在这里推行类似禁令。
在层层筛选的精英选拔制度下,新加坡学生的竞争压力确实不小。社会普遍重视文凭,学历仍是职场评定薪水的标准之一。这些压力让家长学生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很难过五关斩六将。
从内在驱动因素看,本地有“怕输”一词,害怕事事落后于人,于是演化为事事都想争先的性格;加上儒家文化圈根深蒂固对学术、教育的重视,大多数家庭在教育上也不太可能采取放任“躺平”的态度。
但这种竞争是不是等同于“卷”,则须进一步探讨。
源于中国网络流行词的“卷”,一般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人们进入互相内耗的状态,不仅没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反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
“卷”的核心在于过度,凡事过度就易走向极端,出现打破秩序违反规则、脱离轨道、背离初衷的情况。
平心而论,如果想要培养孩子成为精英,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除了孩子天赋异禀之外,无论在哪里,都须要家庭的巨大投入和付出。但这个群体毕竟不是大多数。
更须要考虑的是来自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在普通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持续的上升通道?是否能在人生不同阶段转换轨道?毕业后是否能获得体面的工作?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这才是决定大多数家长会否走向极端、陷入内卷的重要因素。
新加坡实行超过40年的中学分流制度,虽然早早将学生区分为“快捷”和“普通”,但并没有用一次考试一锤定音。每一次分流,都保留着下一次交汇的可能。这种升学上的流动性,或许是避免走向内卷的一道防线。
今年开始,这条防线进一步拓宽加长,中学改以科目编班制,让分流制度走入历史。
新制度将确保学校录取背景与能力多元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把学生和学历划分为三六九等的旧思维。学生不被标签化,在进入社会后也更容易获得尊重,间接加大了社会流动性。
像新加坡这样资源贫瘠的弹丸之地,能走到今天,与代际传承吃苦耐劳、勤奋争先的精神,以及善用教育资源的精英选拔制度密不可分。
这是新加坡人竞争基因的天然优势,无须遮掩,反而应该自豪。但更值得肯定的是,因有不断完善的制度和多元的社会评价托底,在教育上的竞争更趋向良性和正向,没有误入内卷歧途。
(作者是《联合早报》中国新闻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