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又有教授被举报

中国又有教授被实名举报,再次引起舆论高度关注,涉事校方同样火速处理。

今年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11名研究生联名举报自己的教授学术不端,校方不到72小时就决定停止其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网上这个星期二(4月9日)出现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15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的消息。校方这次的反应更为迅速,在约24小时后就公布调查结果,并停止这名导师的教学工作。

这次被实名举报的是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凤。举报人是她指导的2022级研究生12人、2023级研究生三人。

举报文件以论文的形式发布在网上,包括前言、目录及具体内容,共23页。

导师常对学生破口大骂

这份文件详细列举郑凤种种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首先,她的情绪极不稳定,常常对学生们破口大骂,给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

举报文件以论文的形式发布在网上,包括前言、目录及具体内容,共23页。(互联网)

学生们透露,郑凤的实验室每日工作时间长达10个半小时:上午8时半至11点时;下午2时至5时半;晚上6时半至10时半。她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也会要求学生拍照以证明在实验室工作,并会不定时查岗。今年3月起,她更是要求学生每日工作时间为11个半小时。

举报文件也提到郑凤克扣薪资待遇。2023年2月,2022级10名研究生被安排到“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合同月薪为5000元(人民币,下同,935新元)。但此后实习工资变为1500元,剩下的3500元据称作为奖励发放。但直到今年4月6日,学生仍未收到奖励。

郑凤也被指“科研水平如同儿戏,指导上只知道盲目催促进度,完全没有任何科研和技术、方向上的指导”。她近两年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及相关材料全由学生完成,长期由学生讲课。

学生得打工甚至打杂

除了科研方面的工作,郑凤也经常差遣学生处理一些与科研无关的事务。他们就这样被迫替她打工,甚至打杂。

例如,她长期让学生们代取大量快递、替其开车接送朋友家人、多次帮忙搬家,甚至代其买花养花、去其家里打扫卫生等私人事务。她还被指长期早上7时召集多名学生去食堂购买包子、鸡蛋;近一个月的时间召集部分学生为其抢购某款手机。

郑凤其他让人震惊的行为还包括,要学生们为其女儿做作业、接送上下学,甚至在其女儿参加重要考试时代为作弊。

今年2月,郑凤还要求他们为其女儿的创新比赛调研方向、制作材料、撰写报告,并且需要每日汇报。这次科创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郑凤还要求参与学生为其道歉。

举报文件称,由于长期受到郑凤的高压管理,多名学生被迫加班熬夜,生活作息严重紊乱,身心健康遭受严重摧残,甚至出现了轻重不等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例如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睡眠障碍等。

“(她)对我们就像是对待奴隶一样,越来越多与科研无关的事情占据了我们的时间,还伴随着无限的侮辱与谩骂。”

某学生曾在开会时告知郑凤自己很焦虑,岂料她隔天当众对该学生说:“我跟你讲啊,你以后不要用什么焦虑啊这些词来吓唬我,知道吗?如果焦虑立刻滚蛋明白了吗?”

学生们因此希望学校、学院能够明察秋毫,为他们所有人更换导师,并且保护他们直到毕业。

这些举报内容迅速传开并登上微博热搜,校方随即表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全面开展调查。

到了星期三(4月10日)上午,北邮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复媒体询问时说:“学校对师德师风非常重视,一旦发现情况属实,会对涉事老师进行严肃处理。”

校方火速处理

同天晚上,校方便通过官方微博通报调查情况,查明郑凤“未能正确履行研究生导师职责,对学生学业疏于指导;未能做到关心爱护学生,要求学生从事与学习、科研无关事宜;未按学校相关规定给学生发放助研津贴”。

校方4月10日通过官方微博通报调查情况,查明郑凤未能正确履行研究生导师职责,对学生学业疏于指导。(互联网)

校方认为郑凤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相关规定,因此决定取消她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教学工作,给予降低岗位等级行政处分,岗位等级由副教授七级降为讲师十级。接下来,校方也将依据《中国政府纪律处分条例》,按程序进行党纪处分。

校方也表示尊重学生意愿,为郑凤指导的所有学生调换导师,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全力保障学生在校的正常学习科研生活。校方还承诺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今后将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师德师风相关问题。

北邮这次雷厉风行的处理方式,固然值得肯定,但这些举报导师的学生,为何不是对内向校方通报求助,而是在不可预知风险的情况下,对外在网上公开检举,也值得校方乃至整个学界深思。

学生们这次的举报内容,也让舆论再次聚焦一些导师把研究生当成免费私人打工仔来压榨的现象,这同样值得学术界认真反思。

从今年初华中农大11名研究生举报教授,到现在北邮大学15名研究生也这么做,前者举报导师学术不端,后者指老师极端压榨,两者行为不尽相同,但都反映了师风不正的问题。

事实上,教师违反职业操守的案例近年来屡屡曝光,有的学术造假,有的抄袭剽窃,有的组织有偿补课,还有的性骚扰甚至性侵学生……有分析认为,这些案例一再发生的背后,是师生不对等的关系和权力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林杰曾指出,师生在年纪、资历、学识、资源等方面都不平等,唯一平等的就是人格。一旦破坏了人格平等,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释放出的隐性冲突随时可能变为显性冲突;而发展到“联名举报”的地步,症结就在于一些导师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学生联名且实名举报促使导师受罚的成功案例,为仍在面临类似困境的学生提供了站出来的勇气。不过要长期规范导师们的师德师风,不应也不能靠学生举报、校方回应的反应模式,而是要探索让师生关系更为平等的长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