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星期二(4月16日)公布,有四名年龄不到14岁的未成年罪犯被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涉妇女儿童案件情况,并说已满12、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讨论近期引发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四件四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说,问题孩子的出现既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此在审理婚姻家事、侵权等案件时,要注重强化监护责任和教育引导工作,引导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最高法强调,应当尽快改变对低龄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机构力量薄弱的局面,加快专门学校建设,逐步推动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系统,让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得到应有的矫治教育。
中国检察机关早前核准追诉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件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三名嫌犯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作案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
2021年3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在《刑法》新增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也提出,推动特殊经营场所管控责任落实,并引述抽样数据称,长期游荡于娱乐场所的未成年人犯罪或被侵害的概率更高。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案件1205件,较2020年增长5.28倍。其中未成年人被组织在酒吧、歌厅从事有偿陪侍的占绝大多数,反映相关经营场所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未受到有效监管和及时查处。
最高法说,近三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万317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9万8426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至2.5%。报道并没有透露升幅数据。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也提出从严从早处理校园欺凌。在各类案件审理中发现存在校园欺凌问题的,要积极进行协调处理,避免发展成恶性案件,并积极联动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健全完善预防校园欺凌联动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