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抄底还是战略再平衡? 中东资金涌入中国 探商机寻伙伴

去年以来,欧美基金对中国市场投资意愿下降,中东主权基金却多次出手布局中国资产。这燃起了许多中国创业者和创投机构的希望,他们把目光转向中东寻找新“金主”。不过,中东资金入华的目的,却比单纯的财富增值要复杂得多。

今年40岁的李乔(化名)是深圳一家游戏社交公司的创始人。去年初公司现金流陷入紧张,他开始向中国的美元基金投资机构融资,但花了半年时间,跑了十几家都没有下文。

去年7月,他接到了一家沙特阿拉伯机构打来的电话,表示对李乔的公司感兴趣。开过两次会后,对方直接问李乔是否愿意赴沙特首都利雅得考察市场,探索开拓当地市场的可能性,进度之快让李乔有些意外。

他向同行打听一圈才知,与传统美元出资人对投资中国变得更为谨慎相反,中东资金正积极加仓中国,考察访问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已经成了不少中国商务人士的必修课。

据统计全球主权基金投资的平台Global SWF数据,海湾六国,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的主权基金,去年直接对华并购和投资额达到23亿美元(30亿9500万新元),而2022年这个数字仅约1亿美元。

若加上企业、主权机构旗下资金的对华投资,去年中东资本对华投资总额远不止23亿美元。单是沙特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Aramco)一家,去年对中国的投资就超过329亿元人民币(60亿零700万新元);阿布扎比投资局旗下机构CYVN在去年6月和12月,对中国新能源车制造商蔚来汽车的两次投资,总和超过30亿美元。

在中东资金对中国的投资射程中,有游戏社交、智能制造和物流等行业,但以蔚来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格外受到青睐。从造车新势力到老牌车厂如北汽新能源、长城华冠、吉利汽车,投资者名单中,都有中东投资人的身影。

中国与中东战略互补性强

中国社科院中东研究所教授王永中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这与中东国家希望减少石油依赖,进行经济发展多元化转型的需求有关。

中东国家通过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积累了财富,但传统能源见底的焦虑从未消失,多国都提出转型目标。

例如,沙特希望在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到50%;阿联酋则提出“2050年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能源结构中44%为可再生能源。

王永中说,中国在制造业、新基建和新能源产业方面的能力,与中东市场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发展这些新兴产业的管理经验,也是沙特和阿联酋等国所需要的。

曾获得过沙特阿美投资的中国物流机器人公司快仓科技投融资总监杨森告诉《联合早报》:“中东基金的投资人会直接表明,希望能投资和中东当地产业相辅相成的公司。”

物流机器人公司快仓曾获沙特阿美投资。图为快仓在迪拜的仓储中心里,一名当地员工在进行分拣工作。(受访者提供)

杨森说,与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关注“远大梦想”不同,中东资金更务实,关注所投对象是否有成熟的产品、产线,以及落地中东市场的意愿。

“他们是带着自身的业务和目标来找中国合作方的。提的问题往往非常细致,关注细节,需求也直白,不绕弯子。”

这也是许多接触过中东基金的人的共同感受。中东资金投资中国,尤其是在进行企业股权投资时,不单纯是为了财富回报,更多的是招商引资,带动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推动本国经济转型。

物流机器人公司快仓在迪拜的仓储中心,地面上的机器可替代人工搬运,并实现自主避障、自动充电等。(受访者提供)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中东投资方就不仅在整车品牌布局,也在产业链条上下游投资。

例如,沙特新未来城(NEOM)及旗下机构NIF去年10月投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后者将在新未来城建立自动驾驶生产制造及研发中心;同样在去年10月,阿布扎比企业本奥米尔出资与汽车零部件企业西菱动力成立合资公司,后者将在阿布扎比落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线。

此前常驻利雅得的易达资本(eWTP)所投资的物流公司极兔速递(J&T Express),从2022年就开始拓展中东市场。到去年底,极兔在沙特已经建立起七个仓储和分拨中心,有40个自由分拣站和3000名员工。

今年3月在利雅得LEAP技术峰会上,访客走过物流服务提供商极兔(J&T Express)的展台。(受访者提供)

中国资产被低估 中东资金寻抄底时机

过去,中东资金在一直也有对华投资,不过投资步伐去年明显加速。

对于个中原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少彪受访时研判,一方面是中东资本在油价暴涨之后获得大量现金,要尽快变成资产;另一个原因是中国资产目前明显被低估。

文少彪说,冠病疫情后,美元加息、中美竞争,不少欧美企业开始采取“中国+1”策略,中国资产估值下降。“这让本就向东看的中东资金,等到了抄底的好时机。”

他认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外资一再撤出中国股市,中东资金却依然对股票市场保持热情。“对二级市场的投资,也说明中东机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好和长期的信心。”

据中国媒体报道,去年第三季度末,阿布扎比投资局与科威特投资局累计出现在51只A股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

今年2月,沙特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利雅得资本和中国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易方达签署合作备忘录,在股票市场的投资上开展合作。

但不论是抄底或者是对中国的新兴产业投资,都与中东资金的战略考量分不开。

文少彪说,中东资金深耕欧美市场,近年来随着欧美经济发展放缓、美国减少对中东的石油进口,中东各国,尤其是沙特和阿联酋,越来越希望“独立自主”。“选择更靠近中国,也是一种战略独立。”

战略独立的考量,也有中国在阿拉伯世界外交和政治上的影响力作为支撑。

一名长期驻扎沙特的投资人告诉《联合早报》,在沙特,国与国高层之间的交流,能直接影响到包括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偏好。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指出,在2022年中国官方访问沙特之后,中国前往当地的考察团一下子就增加了。“有中东方面邀请的,也有主动来找钱的。”

常驻利雅得的易达资本就曾向媒体透露,去年一共接待1500个中国去沙特的考察团。

私募基金近千亿美元缺口 投资人:中东资金补不了

不过,双向奔赴的另一面是期待错位。前述投资人指出,一些满怀希望到中东考察、希望在欧美资金出资减少之际找到中东土豪作为替代的中国企业和风投机构,大多数都败兴而归。

易达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黄烁子受访时坦言,中东市场需要的是更成熟的、且愿意针对这个市场完全本地化的企业。当前还远没有到中企大量出海中东的状态,双方都只是在互相了解的阶段。

物流机器人公司快仓科技获的沙特阿美投资后,今年3月在利雅得参加LEAP技术峰会,并与当地电商达成合作。中东资金投资像快仓这样的中国企业,并一步步将他们引入中东市场。图为利雅得当地企业向快仓的代表介绍企业情况。(受访者提供)

前述投资人也认为,中东考察成为中国商业界,尤其是风险投资界的必修课,是因为中东投资额总量增幅大,让大家有一种美国资本不出钱,可以投向中东资本怀抱的错觉。

但他指出,增幅大是因为此前中东主权基金对中国的投资配置比率,大多数低于整体投资的5%,“去年趁着低价,做一个平衡”。“事实上,入华的中东资金在体量上还远远达不到当年欧美出资人给中国投的钱。”

数据公司Preqin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投资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平均每年募资近1000亿美元,但去年这些基金仅募资不到50亿美元。前述投资人说:“近千亿的缺口,中东资金是补不了的。”

他指出,即便中东资金目前降低了欧洲资产的配置,美国市场依然是重点,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医疗等领域;对中国资产的投资主要是出于平衡和战略考虑,并非是重点。

关键技术基建和数据 美担心落入北京手中

中东国家基金与北京的联系引起了华盛顿的担忧。去年11月彭博社报道,因为对中国的密集投资,阿布扎比投资局、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和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等机构,在美国的交易遭到拜登政府更严格的审查。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称,最近数月,美国官员愈发担心,流向阿联酋的关键技术、基建和数据最终可能会落入北京之手。报道称,尽管海湾国家官员强调并非要替代美国这个主要的投资伙伴,但美国政府仍然感到担忧。

为获得先进芯片 阿布扎比AI公司撤出中国

今年2月,阿布扎比的政府投资部门穆巴达拉旗下的AI技术和投资公司G42突然官宣将撤出中国,将重心转向美国等西方市场。 该公司的执行总裁肖鹏坦承,为了继续获得美国制造的先进芯片,并缓解美国企业伙伴的担忧,这是“不得不做出选择”。

G42撤出了在字节跳动、京东工业、黑格科技等中企的股份,涉及金额近5亿美元。业界认为,G42的决定代表着阿布扎比投资局越发重视美国审查带来的风险,这也是相当一部分中东出资人的考量和当前中美竞争所带来的挑战。

中国社科院中东研究所教授王永中研判,美国在“小院高墙”的策略下,肯定会利用盟友关系,作出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动作,中东国家也会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平衡选择。

但他也强调,中东国家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不会像欧洲国家那样紧跟美国步伐,也不会“脱钩断链”、去风险化。

今年在中东新设办公室的常垒资本创始合伙人石矛受访时说,中美之间的较量在中东地区不会停下,中东国家,尤其是沙特和阿联酋,仍会两边押注。

两边押注的做法,是中东在全球地缘局势变化下做出的调整,既能以此满足一部分自身发展的需求,也能让中东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找到更为独立的战略位置。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新的资金机会和新的市场;但业内人士也指出,企业也得意识到,中东资金进入中国的目的,比当年欧美资金因为看好中国发展而入华更为复杂,中东资本短期内也很难在中国市场上,成为欧美资金的替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