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业巨头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的访台之行,不仅在台湾引发“仁来疯”,也受到海峡对岸的中国大陆网民关注——以一种复杂得多的心情。
事缘黄仁勋两周前在参访台北夜市时,用英语回答媒体关于台湾重要性的提问时说:“台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它是电子产业的中心。”
这番发言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很快在大陆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耐人寻味的是,多数中国媒体并没有对此进行报道。直到一周后,观察者网才抨击黄仁勋“极其错误地将台湾称为国家”。《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随后在微博评论称,黄仁勋做了商业公司CEO应当回避的事情,“有点‘飘’了”。
不过,这些帖子的评论区并没有像过去一样,被民族主义情绪浓厚的发言占据。反倒有不少网民嘲讽:“那又怎么样,你敢抵制他吗?有本事就别用装有英伟达显卡的电脑。”胡锡进也被网民回怼:“官媒都选择性忽略,你倒是跳出来了,懂不懂大局为重?”
黄仁勋5月26日抵台前,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在5月20日发表被北京形容为“台独自白书”的就职演说,解放军随后举行大规模围台军演,台海局势迅速升温。多名台湾艺人在微博转发央视新闻关于“中国终将实现完全统一”的帖子以示支持,还有网民制作“台湾艺人表态名单”,逐一点名已转发和未转发的艺人,向后者施加舆论压力。
有网民对官媒的双重标准表示不满,认为“就知道欺负艺人,真正的硬茬子装作没看见”。还有人帮黄仁勋说话,指他幼年时就去了美国,对两岸课题并不敏感,“有口误也很正常”。
黄仁勋上周末离开台湾时,就他称台湾为国家的发言作出回应,称自己并不是发表地缘政治评论,而是“感谢这里的所有技术合作伙伴对行业的支持和贡献”。
这个模棱两可的答复并未令大陆网民满意,但也没有掀起太大波澜。从媒体到时评人再到网民,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即无论黄仁勋的失言是有意还是无心,都难以像过去抵制台湾艺人和外国品牌一样抵制英伟达。原因也正如网民所说:英伟达不需要中国,但中国需要英伟达。
英伟达去年8月发布的2024财年第二季财报中,中国市场在其数据中心业务占比约为20%至25%。但受美国对华芯片限售政策收紧影响,今年2月发布的第四季财报中,中国市场在数据中心业务占比仅为4%至6%。
尽管中国业务大幅萎缩,但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业务提振下,英伟达同期业绩仍蒸蒸日上:第四季营收同比大增265%,净利更暴涨769%,远超市场预期。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09%,成为最大营收来源。
从供应链来看,虽然英伟达供应商中有多家来自中国大陆,但核心的芯片代工业务仍由台湾的台积电垄断,高端制程并不在大陆设厂。
反过来说,对于在图形处理器(GPU)和AI芯片市场占有率均超过80%的英伟达,中国目前还没有将其拒之门外的底气。中国云服务公司目前约有八成高端AI芯片采购自英伟达,它的客户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科技巨头,以及比亚迪和蔚来等新能源车企。
在中国市场,英伟达芯片最大对手是华为的昇腾芯片。在美国严格的对华芯片出口管制下,英伟达只能向中国提供降级版AI芯片,由于性能与高端芯片差距明显,不少厂商兴趣减退。本周业界消息称,华为昇腾AI芯片在某些性能测试中已接近甚至超越英伟达的A100芯片,有望成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替代品。
然而,就在黄仁勋称台湾为国家隔天,华为常务董事张平安就在中国移动算力大会上坦言,目前中国国产芯片肯定还达不到3纳米和5纳米工艺水平,“我们能解决7纳米就非常非常好”。
大陆舆论对黄仁勋“国家论”的微妙反应,折射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尴尬处境。高端芯片对于发展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中国半导体行业可以靠自行研发寻找出路,但芯片开发是耗时至少五到10年的长期投入。在突破技术“卡脖子”之前,要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缺芯”难题?
有朝一日,当中国芯片像服饰国货一样崛起,人们当然可以像过去抵制耐克、阿迪达斯一样向英伟达说“不”。但在此之前,民族情绪还得向科技实力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