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情报官员:情报分析目的为让中国坐下来谈判

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冯稼时(Thomas Fingar)星期四(6月6日)受邀在台北发表专题演讲,期间讲述了情报分析如何协助决策者制定更贴近现实的政策。他以核稳定性课题为例,指中国正不断扩大核武规模,美国为了促成北京坐下谈判,就需仰赖情报分析工作。

冯稼时曾在2005到2008年期间,担任美国国家情报分析副总监兼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他在解除美国高层官员卸任限制后,受台湾国际智库亚太坚韧研究基金会、政治大学社会科学院及台湾教育部玉山学者计划邀请访台,并于星期四在政大举行专题演讲。

冯稼时以自身经验,讲述了国家情报分析在政府决策中扮演的角色。

他强调,判断情报分析价值的最关键指标,在于是否及时、是否在决策者需要的当下提供帮助。

面对日渐壁垒分明的国际政治格局,冯稼时则认为,情报分析对解决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至关重要,且情报界更需要与国内外各利益攸关方合作。 “我们面临的挑战之所以棘手,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无法由任何政府独自解决;要达成合作,我们需要知道彼此的意图和需求”。

冯稼时以核稳定性课题为例,指美国与俄罗斯在过去70年来,通过信息共享和控制机制,成功避免了核毁灭。但他说,令人忧心的是,中国正不断扩大核武规模,却拒绝参加军备控制谈判。

因此,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促使中国坐下谈判,而这就是情报分析的作用。

冯稼时并强调,了解决策者和各个利益攸关方的意图和需求,不仅是情报分析应遵循的不二法则,更是情报界对决策的贡献。

台湾亚太坚韧研究基金会星期四(6月6日)邀请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冯稼时(Thomas Fingar),在台湾政治大学举办专题演讲。台上左起为政大社会科学院院长杨婉莹、冯稼时、台湾亚坚会董事长林夏如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何汉理。 (缪宗翰摄)

在问答环节,有听众询问冯稼时如何解读当前的中国,若将目光聚焦在权力集中的官方领导人身上,是否会更容易判读中国。

冯稼时说,他对当前北京的话语状态感到相当失望,但“将问题简单化为‘大国竞争的复兴’或‘政策与民主的对立’,也是种懒惰的表现”。

他坦言,官方领导人确实是自毛泽东以来,中国最权力集中的领导人,但这并无法阐明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他不认为,中国政府的决策驱动仅仅出于一个人的性格。

冯稼时指出,情报机构内部确实有更多的秘密信息。 “但在我看来,针对这种问题,这些信息并不如严谨地思考参数、制约和政策优先顺序等,来得更有帮助。而这些内容则可以从公开声明、观察和与各种行为者的互动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