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管齐下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分析:长期药方难解燃眉之急

中国将通过拓展地方税源、扩大地方税权、下沉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等方式,多管齐下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分析指出,上述措施主要着眼于长期改革,不是立竿见影的特效药,难解经济燃眉之急。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星期三(7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计划。他坦言,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行地方税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结构不尽合理、税权配置不够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

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各地财政吃紧,增长步伐随之放缓。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5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22万亿新元),同比增长0.9%;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3万亿元,同比下降18.3%。

两周前召开的中共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包括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等。王东伟说,财政部将全面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部署任务,深化论证具体改革方案,“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在各项改革措施中,消费税改革最受外界关注。这项税收约占中国税收总额9%,目前主要在生产和进口环节征收,税收全部归属中央政府。

王东伟介绍,下一步考虑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统筹考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税收征管能力等因素,分品目、分步骤稳妥实施,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

除了拓展地方税源外,新一轮改革还将适当扩大地方税权,探索研究在地方税税制要素确定,以及具体实施上赋予地方更大自主权。对于由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组成的非税收入,财政部考虑适当下沉部分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

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出席同场发布会的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下一步将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面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本轮改革旨在重新平衡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但现有关系持续多年,存在问题错综复杂,结构调整需要一段时间,对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和提振中国经济增长,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吴木銮同时指出,土地财政在地方收入占比约一半,将消费税收下划给地方后,恐怕仍难以填补售地收入大减的缺口,还须要从更多渠道改善地方财政状况。

中国经济学者、辽宁大学特聘研究员陈波受访时研判,本轮改革着眼于长期“治本”,通过重新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给予地方财政长效支持,帮助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中国政府过去两周加码出台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陈波分析,财税改革不会直接发挥宽松作用,但有助于提振因地方政府负债而受损的市场信心。

他补充,改革措施从落实到生效都需要时间,“虽然是对症下药,但不是立竿见影的特效药。要在短期内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还是要靠发行专项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