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1月20日发布最新人工智能(AI)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仅以三十分之一训练成本,性能竟足以比肩美国龙头OpenAI的最强模型,令硅谷及华尔街陷入恐慌。
过去一个多星期内,DeepSeek开始渗透中国社会各方各面,不但接入中国三大电信企业、百度搜索、腾讯微信、比亚迪、吉利等多家汽车巨头,广东、江苏、内蒙古、江西、山东多地上星期五(2月14日)以来也相继宣布地方政务服务系统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首批70名“AI数智员工”更在深圳中心城区福田上岗。
DeepSeek与各地产业“联姻结对”引发中国打工人惴惴不安,担心AI大举渗透职场可能引发失业潮,舆论场对公务员“铁饭碗”不保的讨论也开始多了起来。
办公室多了70个不会摸鱼的新同事
“深圳公务员圈炸了,政务大厅惊现70个‘新同事’,不领工资、不交社保、不会摸鱼!”
据《广州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星期二(2月18日)报道,华南两大城市广州和深圳在刚过去的星期天(2月16日)宣布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
首批基于DeepSeek开发的70名“AI数智员工”在深圳福田区上岗,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11种领域政务工作,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这些AI员工的知识库,源于福田近10年积累的1.2亿条各类政务数据,由此构建覆盖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历史案例等专属知识图谱,加上具备DeepSeek通用能力,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形成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智能体。
据介绍,深圳福田的AI员工绩效斐然,文书生成效率准确率大幅提升,一些业务一键生成。其中,政务场景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五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过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福田AI员工很快吸引舆论眼球,部分网民戏称“混日子的可以下岗了”,不少人类公务员危机感加重,表示“这帮DeepSeek的AI打工人,正把福田区的铁饭碗敲得叮当响!”有公务员并吐槽“AI公务员不用发工资,不用交五险一金,只交电费就可以,最重要的是任劳任怨,完全忠于领导。这简直就是降维式打击”“再这么卷下去,年底评优就要输给AI‘新同事’了!”
AI公务员对中国职场的冲击并非局部。在广深两市之前,中国多地政府过去一周已接连宣布完成政务系统连接DeepSeek。
官方微信公众号“赣州改革”2月14日通报称,江西赣州市已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成为全省首个成功部署上线该大模型的地级市。
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媒体“青橙融媒”2月15日报道称,该市大数据管理局近日完成DeepSeek-R1在政务外网的本地化部署,呼和浩特由此成为内蒙首个将DeepSeek应用于城市大脑的地区。
江苏卫视2月16日也报道称,近日,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地的城市算力网陆续宣布上线DeepSeek系列大模型。

DeepSeek据报还与超过15家央企国企展开合作,覆盖通信、能源、金融、汽车、科技等多领域,加速AI多场景、多产品广泛落地。
地方公务员上班时间打瞌睡
在AI因高效受到推崇的背景下,中国一些地方公务员近期被曝上班时间打瞌睡,则让人类员工在对AI提出异议时陷入被动。
据上观新闻、极目新闻等报道,一名崔姓市民2月6日下午到兰州市七里河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撞见两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睡觉,认为观感不佳,于是拍片上传网络,引发舆论关注反应两极化。

尽管不少人对两名打瞌睡的公务员表示同情,认为他们所在的服务窗口有时长时间无人问津小憩无妨、“又不是机器人都不容易”,但两名公务员让崔姓市民久等,未迅速提供优质服务,也让支持让AI公务员取代人类从事枯燥乏味工作的舆论阵营更站得住脚。
除了公务员如坐针毡,AI浪潮也席卷中国媒体行业。今年春节《杭州新闻联播》AI主播形象逼真零失误,有人点赞有人质疑,也令新闻主播即将失业的讨论再起。

AI主播优势明显,不仅能全天24小时直播,还可切换不同语言。零出错、全天候在线等,大大提高新闻报道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针对AI主播冒头,不少中国网民留言表示“播音专业学生碎了”“有了AI主播,真人主持人过完年后还有班上吗?”
《红星新闻》2月10日引述北京某大学播音专业陈姓女大三学生表示,看到近期多档电视节目推出AI主播,心理也增添了压力。但她始终认为AI无法取代人类的深度思考和专业能力,比如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新闻伦理的判断等。
四川一所院校播音专业的张姓学生,也深信主播行业不会被AI替代,因为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采访写作等仍需真人来完成。AI主播的出现,提醒在读学生应该学好AI技术,帮助自己提升工作效率。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认为,更多媒体积极拥抱AI是一件好事,比如深夜档新闻,凌晨突发事件播报,就能用AI主播替代真主持人,节省真人主播劳动力。
刘海明也指出,AI会淘汰一些人,有就业压力很正常,但淘汰的是完全拒绝新技术的人,而不是抢夺所有新闻人的饭碗,AI替代真人主播或记者则是杞人忧天。
中国媒体安抚打工人不安情绪
面对舆论涌现对AI抢饭碗的焦虑,中国媒体开始转向加码力度安抚打工人不安情绪。
《齐鲁晚报》星期二引述深圳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增否定所谓“AI公务员”的说法,强调AI数智员工是AI助手,能辅助开展公共管理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单独决策,不能算是AI公务员。

高增表示,70名AI员工实际上是70个数字智能体AI账号,“每一个‘AI数智员工’都有指定了一个监护人,监护人指挥它工作,并对它负责。”
《九派新闻》同日也引述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AI数智员工主要是辅助业务部门工作,“替代(部分真人员工)的话,那还是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目前不用担心”。
深圳市福田区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则表示,AI数智员工尚新目前不会缩减福田区下一步的招聘名额。
《扬子晚报》引述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未来出现更多AI员工是必然趋势,但不必过于担忧AI公务员抢了人类铁饭碗的问题,虽然AI的应用可能会对一些传统岗位产生影响,但也会催生出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
王鹏指出,AI的应用也会促使人类转向更高价值的工作岗位,如政策制定、决策支持等,人们因此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关系专业副教授詹靖也分析,AI更可能取代重复单调的工作,但无法取代需要情绪智商或跨学科深度学习的有意义的工作,“AI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我们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工具”。
中国媒体还附上DeepSeek对打工人担忧AI抢饭碗的评估,强调AI目前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智能和复杂决策能力。公务员工作中涉及的许多任务,如政策制定、公众沟通、危机管理等,仍需人类的判断和同理心。
DeepSeek表示,AI可能部分会替代一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如数据录入、文件审核等,导致一些低技能公务员岗位减少,公务员工作内容并可能更多向高技能、高创造力的方向转型。
DeepSeek还给出结论,认为AI公务员的上岗不一定会完全抢走人类的铁饭碗,但确实会对就业市场和工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技能提升和社会适应,确保AI技术的引入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而非威胁。未来,人机协作将成为主流,公务员系统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
中国目前人口结构正在改变,婚育率下降,老龄化加速,劳动市场长远萎缩难以避免,政商各界有必要未雨绸缪超前部署,为借用更多AI机器人补充人类员工做一手准备,短中期也借此提高人类员工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但与此同时,面对中国目前就业市场持续不景气,人力资源仍然过剩,官方在凭借AI推进自动化提高效率时,其中的度和火候都需恰到好处,底线是保障打工人不因AI失去生计,确保技术革新不引发社会动荡,科技红利能惠及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