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疫情结束后,被封关三年的港人一窝蜂北上广东省消费,过境的口岸每到周末和假日都是人山人海。随后,一些著名中国餐饮品牌也纷纷在下半年宣布进军香港,蔚然成风。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中国国庆假期,主打湖南菜的农耕记集团,就在九龙区开设了首家香港分店,店铺面积达5500平方尺。
我有朋友一向喜爱吃湘菜,听到这个消息后,上星期专门去光顾。据他说,当晚餐厅的生意很火爆,7点多钟已坐满了食客,除了本地人,也有在香港读书和工作的内地人慕名而来。朋友看等候时间太长,只好悻悻然改去别的餐厅,计划下次再来。
农耕记只是今年中国大陆知名餐厅在香港开设分店的一个例子。上月初,中国麻辣烫龙头连锁店杨国福已在中环开了分店;大陆人气烤肉店西塔老太太同月也在尖沙咀“插旗”营业。至于被称为中国“国民早餐”的三津汤包,则紧跟其后在上月中后旬在新蒲岗万廸广场开业,门店连续数天举行免费送包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港人排队。
据港媒报道,准备来香港开分店的大陆知名餐馆接下来还有不少,包括在深圳很有名的太二酸菜鱼准备下半年在香港开业。早前在社交媒体上红透半边天的网红面包店——鲍师傅糕点,创办人鲍才胜日前也透露,会在明年上半年开设第一家香港分店,令一众喜欢美食的港人大为期待。
这些大陆饮食业餐饮品牌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向是在大陆。据业界人士分析,它们今年不约而同地赴港“开荒”,除了看好香港市场,其实更看重香港优越的国际地位,希望通过香港这个平台提升知名度,继而进军海外市场。此番情景,和20年前一模一样。
香港九七年回归中国初期,不少港人都喜欢北上品尝大陆美食,深圳罗湖东门一度成为港人吃东西的热门地点。2003年香港沙斯疫情暴发,经济不景气,北京官方宣布开放港澳自由行。许多大陆名牌餐馆,像谭鱼头、小肥羊,东来顺和小南国也瞄准这个商机,纷纷南来拓展市场,赚取知名度。
这些店在大陆都是知名品牌,连锁分店遍布各地,在香港餐饮界很快就打开了一片天地。以来自内蒙古的小肥羊为例,餐厅的火锅汤底够味,不用另点豉油,甫开张订座就要排一个星期以上,生意红火到不得了。
我记得身边一些朋友平时吃惯港式火锅,一吃小肥羊就上了瘾,一个月总有一两次去光顾。小肥羊在2004年登陆香港后,高峰期即2008年更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风头一时无两。
随着大陆知名餐厅登陆香港,大陆各地美食也逐渐占据港人的餐桌,不同省市的菜系在香港越来越普及。在过去十多年,港人的口味变得更加多元化,甚至连一些港式餐厅也混杂了大陆菜系的口味和烹调方法。
可惜好景不长,当年大陆餐饮品牌进军香港的热潮维持不了太长时间,不少餐厅后来皆铩羽而回。例如来自四川的谭鱼头,早在2003年就进军香港餐饮业市场,率先在香港掀起一股大陆火锅热,全盛时期一共开设了六家分店,后来声势不断下滑。到了2014年,仅剩的最后一家湾仔店更突然停业,员工要集体去劳工处求助追讨欠薪。
这些大陆知名餐厅在港无法做大甚至业务不断萎缩,一个原因是租金太过昂贵。香港的租金、薪金比带来高,餐厅定价也要高。例如杨国福的香港分店一斤食物就要花费99港元(17新元),被网友调侃为“史上最贵麻辣烫”。部分港人宁愿选择去深圳的同一家餐厅分店消费,那里不但价钱便宜一大截,服务也很好。许多大陆餐厅在香港越来越做不去,最后只好放弃香港市场。
当然,另一个更重要原因则和香港餐饮市场饱和、竞争激烈有关。香港地方小,可饮食业发达,全港有近三万家餐厅,除了传统的港式茶餐厅和酒楼,其他的如西餐和日餐也占据一席之地。
以日本料理为例,香港是日本农渔产品外销的第二大市场,日式餐厅长期以来都深受港人欢迎,不少日本知名餐厅也有在香港开设分店。久而久之,香港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在这里轻易就可以尝到世界各地美食。
由于竞争异常激烈,海外的餐饮品牌要打入香港饮食市场,一定要做到与众不同,才能站住脚。对有意在香港饮食业界打开名堂的餐饮品牌来说,这项任务的难度很大。最近这一波中国餐饮品牌进军香港的热潮能持续多久,恐怕还要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