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01

作者:叶德豪

印度二十国集团(G20)领袖峰会将会在9月9至10日于首都新德里举行,可算是印度去年12月当上G20主席国以来的最重头节目。然而,俄乌战争和中美竞争两大地缘政治争端的主角俄罗斯和中国,都不会由国家元首亲自出席。没有组成约章、没有秘书处的G20,本来就是主要国家之间的联谊会,大家谈天说地讨论出全体同意的东西才会达成一些结果。中俄元首的缺席,几乎决定了这次G20最多只能在边际的事务上做点实事,在重要事情之上只能说说空话。

事实上,由于G20各国对俄乌战争立场不同,可能连去年印尼峇厘岛G20峰会领袖声明中“提到”联合国对于俄罗斯针对乌克兰“进犯行动”(aggression)的投票结果的做法也无法再重做。于是,有欧洲官员早就表明峰会很大可能不能达成联合声明,也就是说,连以G20名义说说空话大家都不怎么愿意。

中国外交部已经确定这次G20峰会中,中国代表团将由国务院总理李强带领,是习近平上台以来首次不亲自出马参加G20峰会。至于俄罗斯方面,总统普京虽然亲自致电印度总理莫迪通报以外长拉夫罗夫为代表出席的消息,但克里姆林宫的说词却是普京“日程繁忙”,而大家都知道俄乌战争之下普京出席此等国际场合的敏感性。

外交姿态才是主菜

不过,即便如此,其他获邀的国家元首,包括美国总统拜登也将出席峰会。而非洲人口最多的尼日利亚虽然不是G20成员,但其总统提努布(Bola Tinubu)也将到场,该国总统府表明尼日利亚正在考虑申请加入G20。本年1月才邀来超过120个国家出席“全球南方声音峰会”、以全球南方国家“当然代表”自居的莫迪,也将在峰会上推动非洲联盟(AU)像欧盟一样加入G20。

在峰会难作实事的前提之下,出席与否、谁将出席本身就已是一种外交上的表态。这也许是这场峰会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例如提努布的出席就值得留心。作为非洲第一大国,尼日利亚早前在南非的金砖峰会中只派出副总统出席,而能够大大增加金砖在非洲的代表性的尼日利亚也没有在其历史性的扩员中加入金砖。此刻,提努布不只亲往印度出席G20峰会,更接受了拜登邀请在本月底联合国大会的时机访美与之会面。这种“亲疏有别”的外交选择颇为耐人寻味,值得长远观察。

而就算G20本身未能达成具体结果,莫迪政府很明显也会借G20的机遇去推动自身的外交政策。其实在过去大半年,印度已在借G20主席国的身份去推动其他国家接纳印度的“数码公共基建”(Digital Public Infrastructure),目的是要提供一套安全又可相容的数码基础,并将各国的公共和私营服务建构在这套基建之上。

在印度本身的执行中,这套系统就有个人生物认证、电子支付和整体数据管理三大支柱。其支付系统已同新加坡和阿联酋的国内电子支付联通。印度也推动了G20同意将“数码公共基建”设定为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具。虽然印度的角色只是为其他国家建立同类系统提供技术,但如果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公私服务都建设在印度的数码技术之上,这当然有利印度壮大其国家实力。有分析甚至将印度的此等外交策略比喻成软体版的“一带一路”。

退一步而言,即便这次G20峰会未有任何国家作出重大外交表态,而印度也未能成功把自己包装成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未能借峰会推动对自己有利的外交政策,这场峰会对莫迪而言也可算是一种胜利。

这种胜利其实早在去年12月印度成为G20主席国之际就达成了。

强国地位

对于印度的大多数民众而言,俄乌战争、中美竞争其实是远在天边的事情。外国新闻的报道,在印度往往是为国内的政策目标服务。例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前曾言在示威骚乱失控之际,“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处于可管制或切断(社交媒体)的位置上”,虽然马克龙明言他是想引起讨论,但印度不少舆论领袖都马上以之来印证莫迪政府经常“断网”阻止示威抗议活动的“高明”。

在国内政治的层面而言,印度G20的最大目标就是要告诉印度民众,在莫迪的领导之下,印度已经挤身世界强国之列。因此,其G20主席国身份本身,早就变成了一种值得长时间庆祝纪念的大事。在印度取得主席国地位之后,印度过百个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迹都以射灯染上印度G20的色彩作庆祝;举办了第100场G20会议之后,印度官方竟然专文庆贺此事;全国政府部门、学校都在搞以印度和G20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街头巷尾也有着G20的标志;新德里部份贫民区更因此“顺道”被拆迁……

而大概是担心民众看不到G20与执政印度人民党(BJP)的关系,印度G20的官方标志就特意用上人民党莲花党徽为符号,两者的选色和设计都惊人的相似。

如果这场新德里G20峰会果然无果而终,莫迪和印度人民党依然会是峰会的赢家。毕竟,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看,这场峰会本来就不是为各成员国而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