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6日刊登题为《英国高铁惨败:西方在基建方面有很多东西要向中国学习》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战略通路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戴维·多德韦尔。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身处窘境的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缩减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二号高速铁路(HS2)项目(该项目旨在将伦敦与英国西北部连接起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托尼·特拉弗斯的一番话反映了许多人的想法。他称这是一个“关于无法规划和交付公共基础设施的悲剧性案例”。

就在几天前,印度尼西亚正式启用了第一条高铁线路,将雅加达到万隆142公里的行程从3小时缩短至40分钟,这进一步凸显了英国的尴尬。该项目是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合作建设的,耗资73亿美元。

当苏纳克宣布将HS2项目缩减至一条通往伯明翰的176公里长的线路时,造价已经飙升,即将超过1200亿美元。为了挽回面子,他承诺把他希望节省的400多亿美元用于英格兰北部的交通项目,其中包括将100亿美元用于道路坑洼修补。没错,修复英国坑洼的费用将比建设整条雅万高铁还高。

HS2项目是14年前构想的,现在距离开始运营至少还有六年时间,估计其每公里轨道造价几乎是雅万高铁的六倍。

这引发了人们对英国政府能力的大量疑问。但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它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经济体在建设未来关键基础设施方面与中国竞争的能力和雄心的疑问。

这不仅意味着铁路和公共交通系统,还包括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甚至是5G和6G电信基础设施。

自2008年中国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开通首条高铁(指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本网注)以来,中国已经修建了超过4万公里的高铁,改变了国民的出行方式。

在发电方面,除了正在运行的55台核电机组,中国还有22台在建机组。这可能有助于中国很快超越美国,成为核能发电领域的领导者。

正如美国核能源学会的约翰·科特克最近观察到的:“(中国)不仅在建造大量的核电站,而且在建造各种各样的设施。”

中国的规模、稳定的长期规划和把一切模块化的做法带来了效率,这使得其他人很难与中国企业竞争。

毫无疑问,中国的长期规划为酝酿已久的项目提供了稳定性,这让许多西方公司羡慕不已。

在建设未来基础设施方面,在速度和可控成本之内,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向中国学习。(编译/卢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