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彭博社

低迷的中国经济正在欧洲垃圾级信用市场意想不到的角落引发问题,一些企业因为“远在天边”的事件而被推向债务重组。

以德国电梯零部件制造商Wittur Holding GmbH为例:在主要市场之一的中国楼市泡沫破裂后,公司收入大幅下降。新楼宇的建设几乎暂停,需求也随之干涸。最终,公司的债务负担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围,其股东贝恩资本和一家加拿大养老基金将公司的所有权转让给了债权人KKR & Co.。

随着中国楼市危机的持续以及经济的放缓,可能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案例。在资金充裕的时代,收购公司向欧洲企业大量放贷,而其中许多公司现在面临双重打击:借款成本飙升,同时其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又陷入了低迷。根据欧盟的统计数据,情况已经糟糕到,欧盟对华出口势将出现至少2002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滑。

“业务集中、高度举债的公司在应对财务挑战方面灵活度有限,因此对于它们来说,中国需求的放缓会带来困难和信用风险,”穆迪驻法兰克福分析师Svitlana Ukrayinets表示。

穆迪估计,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不会是系统性的,预计在其提供信用评级的欧洲企业中,收入中平均只有8%来自中国,但会波及诸多行业中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