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关注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的落差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在2022年展开的生活质量调查显示,与2011年和2016年的调查相比较,国人在幸福感、生活满意和成就感三方面的指数都下降。与2016年相比较,幸福感与成就感的指数下跌了近50%,而生活满意度则下跌逾30%。

这个调查结果不让人感到意外。在这之前,一些跨国界的调查显示,虽然新加坡国民的人均收入在全球位居前列,但是国人的幸福感却落后于许多国家。冠病疫情的煎熬、全球供应链断裂导致生活费节节上升,以及全球动荡不安的局势,更使国人快乐不起来。

国大商学院研究人员指出,在2022年的调查中,国人最满意的是家庭关系,而最不满意的是家庭收入。这与过去三次的调查结果一致。对家庭收入不满意,反映了国人对生活费上涨的忧虑。

在经济发展上,新加坡已经迈入第一世界,国人的收入也增加,因此生活费不可能停留在第三世界的水平。然而,过去两三年,医药费、食物价格、房价以及交通费用全面上调,并交互影响,导致生活费呈螺旋式地上涨。虽然国人的名义工资有增长,但在扣除通胀后,2023年的实际工资呈负数。

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生活必需品以及食物都得依靠外国入口,因此深受全球通胀的影响。即便如此,国人对医食住行开支上涨的忧虑以及幸福感的下降,可能对国家与个人带来长远的影响。

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显示,国人的心理健康欠佳比率从2020年的13.4%,增至2022年的17%。另一方面,根据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心理卫生学院的估算,焦虑与抑郁症每年对新加坡造成的经济负担总值约157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9%。

政府在缓解国人的生活费负担方面,作出不少努力,给予国人林林总总的津贴,包括邻里购物券、现金补贴、组屋杂费与水电费回扣以及保健储蓄填补等;也通过新元增值以压低进口货物的成本。此外,它积极推动经济转型,为国人创造更多优质及高薪的工作,以应对生活费上涨的压力。

全球经济环境越来越不稳定,通胀势头尚未消减,相信政府会继续作出更大的努力,减轻国人的焦虑,并提高幸福感。除了给予终端消费者津贴之外,有关官方可考虑从上游协助企业压低营运成本,避免商家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幸福感既是客观的存在,也是主观的感受。国人除了努力自我提升增加受雇能力及收入之外,在心态上也可作出调整。知足常乐,学会感恩,珍惜已有的东西,有助于提高幸福感。新加坡治安良好、医疗服务水平高、有好的学校以及居者有其屋计划,这些都不应视为理所当然。

此外,助人为快乐之本。国大商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那些愿意帮助别人及有同理心者,成就感与生活满意感也较高。他们建议国人参与义工服务,以提高幸福感。

国大商学院的幸福感调查结果固然令人感到沮丧,但研究人员也发现一些亮点。其中,新加坡人非常满意他们的家庭关系,重视家庭与社会参与的国人,在各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群体。此外,尽管幸福感下跌,国人普遍上对生活还满意。

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止于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包括民众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概念的提出,就是要避免过度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民众的生活素质与感受,或只单纯追求数字,甚至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民众的痛苦之上。然而,经济发展与幸福感并非相互排斥,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寻找适当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