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别让奥运精神成为过期罐头

巴黎奥运所要体现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和精神,在当前的世界乱局中是一股清流。关键是,怎么让这股清流成为可持续的智慧和毅力,而不是奥运会8月11日结束就会过期的罐头。

巴黎奥运会开幕日的下午,法国的高铁系统竟被纵火等恶意破坏,铁道信号装置、电缆设备都受损,尽管官方已设法抢修,但估计要到29日才能完全恢复通车,这个奥运开幕的周末预计会有80万名乘客受影响。

庆幸的是这不是恐怖袭击,尤其是有大批乘客因高铁中断滞留在火车站,如果恶意破坏分子或有极端分子又发动恐袭,后果不堪设想。

星期六凌晨1点半追看奥运开幕式直播时,心里还是担心有意外状况,尽管视觉上很享受法国这个浪漫又有创意的东道主,为这国际体坛盛会做出的别出心裁开幕礼。雨神是不速之客,但大家应该庆幸这四小时的典礼还是顺利圆满的。至少没有出现铁路被瘫痪般的恶意网络或科技袭击,影响当中的水秀、灯光秀等表演的多媒体呈现。

以塞纳河六公里河段为主舞台的开幕式,有30万名观众和贵宾出席,7500名各地奥运选手则分乘85艘大小游船鱼贯入场,这是法国要呈现的开放、平等、包容、文化与环保的奥运会主题。但这样开放的大舞台,保安上远比体育场内须做的部署艰难百倍。官方部署了超过4万5000名警察、1万名士兵和2000名私人保安人员。也有狙击手在屋顶上监视,无人机在空中紧密监视。巴黎市民会严重感到不便,因为许多路被封锁,据报道巴黎市中心沿着塞纳河的六公里处,有4万4000个铁栅栏围起来,居民进出也要扫二维码,一些居民干脆要在奥运会期间离开魔都放假去。

这是当今世界面对的一个现实,在开放与不开放之间拉锯和焦虑,经贸须要开放,但又基于地缘政治与安全理由选择性关闭门户。开放是要减少关税等成本,安全封闭又给自己和连接的国家和地区制造运营障碍与成本。无边际的数码世界同样陷入开开关关的吊诡——线上贸易开拓了实体贸易的广而远新市场,网上假信息与各门类诈骗又得设防局限了开放。各弱势群体与中小企业是这些矛盾的最大受害者,承受最大代价又最难翻身。政府和社会都须要花更多心思和拨出更多资源来缓冲这些矛盾与不确定性的代价。处理不当,社会分裂和舆论情绪同样可失控,引发更大国家社会灾难。

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本周在新加坡商务峰会的活动上就指出,面对日益复杂与不确定的全球环境,各地企业和政府越来越多采用 “以防万一 ”(just-in-case)的策略运作,例如扩大供应链,以应对地缘政治竞争与安全引发的保护主义,或区域冲突所造成的干扰。他提到“以防万一 ”策略,还应该涵盖多元的市场、多元货源、设施地点和运输渠道,甚至是雇用的人员。而这些预防性和前瞻性的策略,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转型、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与科技转型,都会增加成本。新加坡政府正通过建立更多的全球与区域连接、开拓更多绿色与数码经济合作渠道,以及投建新能源基础设施来减缓各种不确定性和成本。

奥运会的精神与故事总能带来一些正能量,目前笼罩着全世界的区域冲突和中美地缘政治乌云,不是奥运会的正能量就能驱散。但是巴黎奥运会所要体现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和精神,在当前的世界乱局中是一股清流。关键是,怎么让这股清流成为可持续的智慧和毅力,而不是奥运会8月11日结束就会过期的罐头。

上一届东京奥运会因为疫情从2020年展延到2021年举行,虽然仍在疫情期间,体现的是人类的顽强斗志与合作抗疫精神。本届巴黎奥运会,东道主除了向世界展示魔都的文化与时尚底蕴和创意魅力,开幕式的几个环节更是明确体现奥运会要彰显的价值观和信念:

*平等与包容:难民代表团紧跟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的团队之后,第二顺位出场。去年获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国际影星杨紫琼在奥运官网视频上说,难民代表团几名选手代表了世上1亿多名因战争和灾害离乡背井的人,他们有追梦和实现梦想的权利。

*开放与自由:开幕式前所未有地在户外的塞纳河沿岸举行。主委会说是要体现开放精神——巴黎的开放、奥运的开放。据报道,大多数在塞纳河上游码头观看开幕仪式的观众不需要门票,只有在下游码头近距离观看的观众才需要门票。而载着各地选手在塞纳河上出列的游船,有些载着三个国家的健将,包括来自大小国或发达与发展中国家,无论会不会同“船”异梦,至少都是为实现目标挑战自我极限的追梦人。

*环保:开幕式就地取材以水秀和灯光秀取代不环保的烟火;竞技的场地有95%是利用现有建筑或临时设施。用氢气驱动升空的热气球载着奥运会火焰,体现人类转向绿色能源的意志和创新能力。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开幕式上的发言,提到了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今被战争和冲突撕裂的世界的重要。他说,在奥林匹克的世界里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遵循相同的规则,并彼此尊重。“让我们庆祝这种奥林匹克精神,在和平中生活,让人类共同团结在我们所有的多样性中。”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带来许多惊喜,也证明人类是可以做到环保和正义的。世界需要更多惊喜,不是惊吓,世界领袖听到了吗?

(作者是《联合早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