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南:运动是马国国民的灵魂

马来西亚曾经有一首爱国歌曲叫Bahasa Jiwa Bangsa,即“语言是国民的灵魂”。这首歌所凸显的,是从前执政马来西亚的联盟政府,希望在政策上鼓励公民要以国语马来语,作为打造国家认同的主要方式。

这样的尝试在多元语境并存的马国不能算太成功,虽然对不同族群来说,新世代的国语语文能力,当然远好于父辈,但若要说到国家认同,马来语的作用却远远不及运动项目。

以热播中的奥运为例,相较于邻国如泰国、新加坡都已得过奥运金牌,马来西亚却迄今还没能实现奥运金牌梦。就像这届巴黎奥运,还有商人加码发放奖金,希望能鼓励国家的运动健儿夺下金牌为国增光。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运动的喜爱,从奥运转播中也可以发现,马国的一般民众,非常热情投入去观赏奥运赛事,并对国手代表国家出赛的比赛,给予非常高的关注。

当然,马国会有这样重视运动的氛围,不是朝夕间出现的,正如2016年马国最卖座的运动电影《Ola Bola辉煌年代》所叙述的,在1970年代,马国足球队征战奥运会预赛的故事,曾鼓舞激励着每个马来西亚人。因为这支国家足球队由多元族群组成,而且都不是职业运动员,但他们却最终克服文化和语言差异,并以专业的团队合作精神,克服非职业球员的困境,代表国家获得奥运代表权!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看,马国足球队的奋斗故事,不仅仅让运动迷热血沸腾,更激励来自不同族群及文化背景的马来西亚国民,随着球队的成败一起同喜同悲。这样一来,运动赛事观赏至此,便出现个人融入整体的感受,在当中能看到以运动赛事作为国家认同黏着剂的作用。

不只如此,同样富含国家认同氛围的运动赛事,在笔者成长的1980年代也曾体验过。当时的马国人非常重视以国家及团体赛为单位的汤姆斯杯羽球团体赛。由于旧制的羽球国际赛得分方式,这样的比赛转播,往往会从午后持续到午夜时分。因此,每每在关键的比赛直播期间,如半决赛或铜牌战时,大街上一片静悄悄。相反,在甘榜或新村的住家电视前,却不时传出吆喝声,国家队得分时,还能看到小孩手持国旗,从屋内兴奋飞奔出来挥舞的情景。

正因为持续存在着这样的为体育竞赛洋溢激情的氛围,才使得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在国际运动赛事上成绩算不上出彩、国家运动训练预算也不高的国家,人民却非常热衷于各种运动。同时,若仔细观察马来西亚的电视广告或看板,就会发现当地运动明星出现的比率相当高。这就更增加一般人愿意投入各式各样运动的意愿了。

所以说,与其努力要让语言变马来西亚人的灵魂,还不如维护好这个以运动作为马来西亚国民灵魂的良好氛围。

毕竟,这种良好的运动氛围是否能持续下去,还在未定之天。从巴黎奥运也能看到一些新趋势,比如看奥运转播的运动迷年龄偏大,这在马国也不例外。因为过去的比赛转播,以属于向大众传播的无线频道电视为主,现在的赛事却只能在付费的有线电视上看得到,大大削弱奥运转播的普及率。另外,年轻世代习惯在更为小众传播的网络平台上收看影像,传统电视台已不是他们接收资讯的主要平台,更不利于奥运赛事的转播。

因此,像笔者描述的运动赛事带来的国家认同感、超越个人的整体感,是否还存在于这个网络世代,并非完全没有疑义。要如何巩固运动作为马来西亚国民灵魂的这个国家认同方式,或许正是体育发展在马来西亚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作者是马来西亚与台湾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