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前景如果什么都“举行公投让多数人决定”,那将离民主社会越来越远,因为缺乏属于少数但却专业的视角,这些决定往往是错的,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欧思礼路(Oxley Road)38号的这座楼房建于百多年前,是建国总理李光耀从1940年代起到2015年逝世时的寓所。李家的三名子女李显龙、李玮玲和李显扬也都在此出生长大。随着李玮玲医生于10月9日的逝去,这座楼房作为李家住宅的历史可说告一段落。
关于欧思礼路38号的去留,自李光耀先生辞世以后便引起新加坡国内热烈议论。日前,由于宣称获得英国政治庇护的李显扬在脸书上发文,促请黄循財总理遵照李光耀遗嘱立即拆除李家故居,引起政府的回应,认为决定无须如此迫切。10月26日《联合早报》引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声明说,官方对李光耀故居采取开放的态度,包括不排除拆除、保留部分或全部建筑的方案,让这一代和未来的新加坡人有时间做决定。
声明中指出,李光耀曾在2011年12月27日致函内阁,说他察觉到内阁成员一致认为,欧思礼路38号不应该拆除,“我反复思考后决定,如果必须保留欧思礼路38号,那就一定要加强它的地基,翻新整栋建筑物。然后房子必须放出让人入住。一个空置的建筑物很块就会破落和腐朽。”可见当时李先生对故居的“保留”并不完全排斥,只关心百年建筑结构能否耐久。
纵观欧思礼路38号的去留争辩,不难发现,是由于对此建筑物历史地位的认知不同引起。
历史建筑,一去不回
2015年12月间,收费网上调查舆观(YouGov survey)发布一项民调结果,显示77%的新加坡人支持李光耀故居的拆除,只有17%的人反对。刻下课题在英文网上引起热议,市民的留言也多数赞成拆除,理由是李光耀遗嘱必须遵守,李氏意愿不可违背。
新加坡人有此反应一点也不令人意外。深层原因,应该来自“李光耀时代”长期而且稳定的威权治理。一个刚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争取到独立的国家,能在建国领导人的有生之年,便能看到它从第三世界跃升为发达国家之列,说明威权政治的合理性。然而,威权政治也有它的后遗症:领导人离开了,人民要怎么办?多年以前便听到一则寓言:牛被拴着鼻子走了一整天,拿开了鼻栓,牛却不懂得怎么走回家。
显然,新加坡人民的思维,如果仍然停留在law by law照章行事的阶段,上面说了不可以就是不可以,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推陈出新,迎接新的挑战。新加坡的前景如果什么都“举行公投让多数人决定”,那将离民主社会越来越远,因为缺乏属于少数但却专业的视角,这些决定往往是错的,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网上视频的主持人便说,这是历史建筑,一失去便无法挽回了。
国家文物局10月24日发文告,宣布将研究欧思礼路38号是否存在值得保留的国家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然后向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提呈建议。部长则会根据建议,决定是否在《保存古迹法令》下,对欧思礼路38号发出保存令。《联合早报》同天电子报有则专访,引杨茳善副教授的话说:“不论是李氏的家,或任何人的家,只要有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价值,都必须经过正当程序处置……我们必须记得,这个屋子确实和李家和建国领导人有关,但这个屋子在那(李家入住)之前也有历史。”另有建筑学专家指出,新加坡具有120年历史的建筑物,目前得到保留的相信只有20座左右。
在新加坡政治史上,欧思礼路38号是人民行动党最早的创党成员(也是后来的开国元勋),以及工会领袖,在地下层饭厅开会的地方——是新加坡酝酿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迈向独立的决策场所。正如杨教授指出,这座房子是个“确实”的存在,并不是出于个人崇拜或政党宣传而故意摆设出来的一个“历史景点”。
丘吉尔故居睹物思人
说到这里,让笔者回忆2002年旅英时,偕伴搭火车到七橡镇(Sevenoaks),乘上专程巴士,参观位于肯特郡的丘吉尔(1874年至1965年)故居的一段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率领英国人战胜纳粹,但在战后举行的全国选举中败给工党,从首相位子上被拉下马。
丘吉尔这个政治人物,通过山庄的造访,才让人真正拿捏到他有血有肉、有呼吸有灵魂的存在。这座建在郊外园林深处的碉堡式故居,已被英国保育组织国民信托(National Trust)信实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国民信托是个民间机构,成立于1895年,百余年来保留大量历史建筑、庭园、村庄、自然保护区等“公共财” 。该组织宣称,在英国任何地方开车40分钟,一定能抵达受保护的一个“公共财”所在地。
丘吉尔出身贵族,学术资历并不高,靠着身经百战的军旅生涯而最终问鼎政坛。复杂的生平背景,却在这个庄园里凝结成为一个隽永的纪念。丘吉尔的故居名为Chartwell——查特韦尔,或查特之泉。那是他在1922年9月买下的产业,楼房的周围有广袤的花园、池塘。登高远眺,肯特郡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战后,丘吉尔从唐宁街回到查特韦尔的玫瑰幽径、翠林绿野之间,纵情写作与绘画,颐养天年。
查特韦尔山庄展出的都是实物,没有恣意渲染的标签说明,更没有左一个右一个名人铜像。厕身其间,不期然感觉山庄主人丘吉尔就在现场,像是刚刚走开,躲到丛林里的一个幽暗角落抽支雪茄——不一会儿他就回来了!
花丛前面摆设着一张阔大的扶手交椅,漆上纯白色,旁边是张搁脚的小凳。在战火熊熊的岁月里,椅子的主人就悠然地端坐在它身上,稳住心情,运筹帷幄。今天,来来往往的参观者睹物思人,仿佛看到丘吉尔手捏雪茄颔首微笑。他,不就坐在白椅子上吗?
有意思的是,李光耀曾被美国总统尼克逊称作“最有能力的领导人之一”,与丘吉尔相提并论。丘吉尔的查特韦尔山庄,和欧思礼路38号的年纪似乎也相差无几。
作者是本地退休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