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据报提议与美恢复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学者:特朗普或要价更高

中国据报将提议与美国恢复2020年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以应对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的举措。

受访学者认为,中美在此前协议基础上进一步商谈,有利于下一阶段的中美经贸关系;不过,在下一阶段,特朗普可能要价更高。

《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星期天(2月2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有意与美国就关税进行谈判,中国的初步提议包括:恢复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增加在美投资、承诺不进行竞争性货币贬值、减少芬太尼出口,以及将TikTok视为“商业问题”。

中美贸易战2018年打响后,双方经过谈判,于2020年1月签下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宣告两国持续18个月的贸易战暂告一段落。按照协议,中国承诺在2017年的基础上,扩大从美国采购和进口不少于2000亿美元(2730亿新元)的制成品、农产品、能源产品和服务。

不过,受冠病疫情影响,上述协议并未完全落实。美国一无党派智库在分析了美国统计局贸易数据后指出,中国仅完成了整两年商品和服务采购目标的57%。

特朗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25%高额新关税,对中国商品再加征10%的额外关税,以惩罚三国未能严厉打击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流入美国。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星期天(2月2日)分别发表声明表示强烈不满;中国贸促会同一天呼吁美国纠正错误做法,中国公安部则回应,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它自身。

学者:中国履行第一阶段协定是底线

针对中国提议恢复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研判,从目前中国的国内经济情况、贸易关系现状和对美基本政策来看,中国提出这样的主张,“不让人意外”。

李明江认为,中美两国若能把第一阶段协议“捡起来”,并以此为基础商谈如何处理双边经贸领域问题,对两国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不过,李明江指出,双方再次达成协议并不容易,因为特朗普可能“要价会很高”,中方能否做到让步是一个考验。

上海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也认为,中国若能将中美经贸纳入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框架内,未来一段时间,两国经贸关系就可预期、可管理,不至偏轨,也能避免面临更大的“惊涛骇浪”。

沈丁立受访时同样指出,特朗普很可能不满足于恢复执行第一阶段协议,因为在他和美国看来,第一阶段协议缺口不小;其次,中国因特朗普2021年未连任就不充分履约,不能完全以疫情解释,还反映缺乏契约精神。

沈丁立分析,对于2.0阶段的特朗普来说,中国履行第一阶段协定是底线。此外,中国也须就充分履行入世协定、尤其是尽快结束对央国企的超限补贴做出限期执行的承诺。

在中美贸易方面,沈丁立认为,美国对中国扩大进口美国商品的期待,不会停留在每年只增加1000亿美元的水平。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波受访时研判,中国承诺从美进口的金额,可能比第一阶段的2000亿美元“稍微多一些”,这是因为受美国出口商品类别和供应量限制,中国从美进口已趋近极限。

不过,陈波指出,中国可能作出超出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承诺,如自我限制向美出口。

他说,现阶段中美之间不再是简单的贸易战,关税只是特朗普的武器。特朗普对不同经济体有不同的诉求,挥舞的同样是关税大棒。

他认为中国到目前仍保持得很克制,相信中美双方还是希望留有空间谈判,尤其是美国如果和墨西哥、加拿大全面爆发贸易战,将引起美国通胀,“那时美国不是打中美贸易战,而是和全球打贸易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