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后,北京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并将向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不过,中国没有像同日被美国加征25%关税的加拿大,立即宣布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以牙还牙,为中美进一步磋商避免冲突升级留有余地。
受访学者指出,中国在特朗普2.0时代已不再是美国加征商品关税的唯一对象。北京目前反应克制静观其变,希望寻求与其他被美国针对的国家加强合作。
特朗普星期六(2月1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近邻加拿大和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25%高额新关税,中国进口商品也会面对10%关税。新关税将在纽约时间星期二(4日)凌晨12时零1分生效,旨在惩罚三国未能严厉打击合成类鸦片药物芬太尼及非法移民流入美国。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渥太华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1447亿新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反关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则已指示经济部长启动应对计划,包括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星期天(2日)分别发表声明,对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向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敦促华盛顿纠正错误做法。
中国两部门也呼吁美国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自身芬太尼等问题,而不是动辄以关税手段威胁他国。
彭博经济研究估计,额外征收10%关税可能会击跨40%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危及中国0.9%的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外交部以发言人答记者问形式发声明,重申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并指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声明称加征关税的做法不具建设性,警告这势必影响并损害中美今后就禁毒问题开展合作。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则在声明中批评美国单边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声明称北京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同时呼吁美国与中国相向而行,直面问题,坦诚对话,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路透社指出,中国去年11月也曾就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但这被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反制。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国向目前已名存实亡的世贸组织提告,旨在通过外交动作对外展现北京希望维护国际经贸体制和世界秩序的意图。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受访时指出,相比星期六首次被美国宣布加征商品关税的加墨两国,北京此次反应理性,是因过去七年累积了与美国打贸易战的经验,认为特朗普目前还是以关税为手段,希望迫使中国向美国购买更多农产品和能源,两国因此在经贸领域仍有对话谈判空间。
傅方剑分析,特朗普目前对中国商品先加征10%关税,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的试探性动作,旨在观察此举会否导致美国通胀加剧。此外,中国被新加征的关税幅度不仅低于加墨两国,更远低于特朗普去年选举期间扬言对中国商品加征的60%关税,也让外界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感觉。北京可能因此认为无需在双方相互摸底的阶段就重拳还击,“把脸撕破,互掀桌子”。
朱锋研判,加墨之后,欧盟商品也可能面临美国加征关税,中国未来四年不再是特朗普关税大棒唯一对象。北京目前不仅在观察他国反应,也希望寻找合作空间整合被特朗普针对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