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威胁要加征关税,并向美国主要安全伙伴索要领土。彭博社认为,这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升中国的全球声誉提供契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领导人能否抓住机会。

彭博社星期五(2月14日)报道指出,习近平上周就开始行动,他和韩国国会议长进行了一对一会晤,是11年来首次,强调加强双方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在和美国这个关键盟友的领导人会面之前,习近平还与巴基斯坦、泰国和文莱领导人进行一系列外交活动。

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星期四(13日)把魅力攻势带到了伦敦,双方正以增进贸易为出发点缓和关系。之后,王毅还将前往德国参加欧洲最高安全会议。

报道引述数名官员表示,一些欧盟领导人已经暗示,鉴于特朗普回归,欧盟应该对中国采取更宽松的态度。但据彭博看到的文件,在成员国之间最近的贸易谈判中,没有迹象表明欧盟已经改变其策略,即在关键行业对中国去风险,并挑战其认为不公平的行动。

一名官员表示,西班牙政府认为,特朗普的回归意味着欧洲需要寻求其他声音,而远离中国是没有道理的。首相桑切斯是欧盟中较为温和的领导人之一;他去年就曾主张欧盟应重新考虑对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6%额外关税的计划。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对美国总统的担忧提供了一个机会,以改变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因将中国视为安全威胁而越走越近的情况。这还可能帮助改善遭遇通缩和房地产困境的中国国内经济。

中国对特朗普最初10%关税的报复,只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在国内引发不利后果,表明北京迫切希望维持稳定。

彭博社指出,中国外交官正在体现出这种谨慎态度。在数年前中美首轮贸易战中,北京当时采取自信满满的“战狼”立场,这一次官员们则避免发出可能使紧张局势升级的激烈批评。

不过要拉近与美国伙伴的距离,仍可能面临一些棘手问题的掣肘,例如中国在南中国海和台湾问题上的强硬态度。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庄嘉颖说:“特朗普的行动肯定会让习近平更容易赢得世界上较贫穷和欠发达的地区。”

他补充说,向富裕国家示好需要做更多工作,“仅仅因为一个行为体有问题,不会自动降低另一个行为体的问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