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星期五(2月21日)分析,对中国而言,俄罗斯和乌克兰实现停战能带来不少机遇,但威胁也是巨大的,因北京可能在战后突然变成美国的主要军事目标。
美国和俄罗斯外交高层当地时间星期二(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谈,是自俄乌战争爆发近三年以来首次,引发欧洲和乌克兰极为担心美国总统特朗普拱手让俄罗斯总统普京实现他在乌克兰战场上无法实现的目标。
中国则公开表示欢迎华盛顿和莫斯科的接触,还准备参与战后重建,并从美国与盟国在北约、民主和国际秩序等问题上加深的分歧中渔利。
彭博社指出,北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则是特朗普下一步要干什么。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等共和党圈中的声音是,美国应集中大部分军事资源对抗中国。
中国商务部特约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教授龚炯认为,北京正处于陷入“22条军规”(catch-22)的两难困局,既希望战争停止或至少停火,同时又不想成为华盛顿的头号目标。
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避免采取任何可能激怒特朗普的行动,对特朗普征收的10%关税采取温和措施,避免实施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激进“战狼”外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时还专注于重振经济;中国正与持续数年的房地产崩盘、通货紧缩和消费低迷作斗争。
习近平本周还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会见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以结束对行业的监管打击,在北京下月公布年度增长目标之际提振经济活力。
特朗普本人对中国的言论则没有那么强硬,星期三(19日)表示有可能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并再次表示他与习近平的关系非常好。但特朗普政府则不乏对华鹰派人士,包括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和国务卿鲁比奥,后者已承诺应对北京在南中国海“破坏稳定的行动”。
美俄外交高层本周在沙特阿拉伯恢复线下接触,也引发中国舆论关注特朗普政府是否正在推动美国联俄制华。中国外长王毅当地时间星期四(2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期间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中俄友好根基牢不可破,呼吁双方以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深化两国战略协作。
柏林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分析,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中国更有可能打持久战。他指出,排除个人健康问题,普京至少能在克里姆林宫待到2036年,可能比特朗普任期还长。
加布耶夫并反问:“你为什么要为某个总是改变主意、不值得信任的人,而牺牲与一个可以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