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中欧电动车纠纷的外交斡旋余地

历经八个月的反补贴调查,欧盟终于对一系列中国电动车企下手。

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被加课17.4%惩罚性关税、吉利汽车被加课20%、上汽集团则被重课38.1%;其他在中国设厂造车的西方车企如特斯拉、宝马、雷诺等,也被额外加课21%关税。

在这之前,欧盟已对中国电动车课征10%的一般关税。算上此次惩罚性关税,上述车企的电动车要进入欧洲市场,将不得不上缴27.4%至48.1%的关税。

这些企业面临的惩罚性关税之所以有高有低,欧盟委员会在星期三(6月12日)公布的文件中解释,这是依据各家企业在过去调查中的配合度决定,配合调查的公司只会被课21%以下的关税。

这说明在欧盟眼中,上汽集团是最不配合的那个。

美欧等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政府的高额补贴人为压低电动车的生产成本,造成市场竞争被扭曲,担忧一旦中国电动车不受控地持续涌入市场,终有一天会将国内的纯电动车厂商挤出市场。

去年10月启动的反补贴调查,正是为了矫正被不公平补贴扭曲的竞争环境。

欧盟委员会说,委员会暂时认定中国纯电动汽车价值链(BEV)收受不公平的补贴,对欧盟纯电动汽车厂商构成了经济伤害的风险。

欧盟目前正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定就惩罚性关税一事与中国谈判,如果双方最终无法达成一项解决方案,关税将从7月4日起临时生效,直到27个欧盟成员国在11月前表决通过后才会实际征收。

德国、瑞典、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均以不同原因表态反对。

欧盟其实没下重手?

欧洲是中国电动车出海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布鲁塞尔加征关税的决定势必引发业界巨震。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说,只需20%的关税就足以使中国向欧洲出口的电动车骤减四分之一。以2023年50万辆的出口量估算,相当于12万5000辆汽车、40亿美元(54亿新元)的贸易损失。

在德国慕尼黑去年9月举行的慕尼黑车展开幕前一天,参观者正在观看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车型。(路透社)

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高级分析师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也在领英写道,欧盟的关税决定可能会导致中国电动车出口量“短期下降”。

他认为,鉴于2023/24年度中国有40%的电动车流向欧洲,临时改变出口路线将是一项挑战。

可见,欧盟竖起的关税壁垒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中国车企在这片蓝海继续获利的美梦,但有分析认为,欧盟似乎留下了一丝余地。

荣鼎集团在研究报告中预估,要让欧洲市场完全丧失在中国车企心中的商业吸引力,欧盟必须对中国电动车征收45%甚至55%的高额关税,这是因为中国电动车当下在欧洲市场的利润相当可观。

以比亚迪海豹U(Seal U)车型为例,海豹U在中国售价约为2万零500欧元(3万新元),在欧洲市场的售价则高达4万2000欧元。

据估计,比亚迪在中国售出一辆海豹U的利润只有1300欧元,在欧洲市场的获利却能高出10倍以上,达1万4300欧元。即使欧盟对比亚迪加征30%关税,海豹U依然能在不抬高售价的情况下攫取可观的利润。

比亚迪海豹U在中国市场被称为“宋Plus冠军版”,普遍被外界视为是海豹的SUV版本。(互联网)

摩根大通分析师Nick Lai在一份报告中说,即使欧盟加征关税,比亚迪在欧洲售出每辆车的利润仍可能比在中国售出同款车型高出1.5倍左右。

这并非比亚迪独有的现象。面对国内日益饱和内卷的竞争环境,许多中国车企不得不人为压低售价来争取市场份额。但来到欧洲市场这一片蓝海,就没有刻意压低售价的必要。

彭博社引述海关数据显示,从比亚迪小型车款海豚到上汽MG名爵MG4,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平均售价是国内的两倍,这能很好地帮助企业对冲惩罚性关税的冲击。

此外,虽然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进口施加关税壁垒,却没有对车企在欧洲内部的生产线下手。

比亚迪目前已宣布在匈牙利建立在欧洲的首座电动车厂,其他车企如上汽集团、奇瑞汽车等都计划在欧洲部署生产线,帮助它们避过高昂关税,继续在欧洲搜刮庞大利润。

实际上,在欧洲宣布一系列的关税决定后,中国电动车业界的反应相对平淡。路透社报道,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直言,欧盟征收的临时关税基本符合预期,不会对中国车企产生太大冲击。

蔚来汽车也表示,尽管强烈反对此举,但公司对欧洲市场的承诺仍坚定不移。

消息传出后,比亚迪港股星期四(6月13日)早盘依然飙升逾8%,直到收盘涨幅才收窄至4.15%、吉利汽车收盘录得1.69%涨幅、只有被课最重关税的上汽集团下跌1.55%。

敲打中国电动车的难处

正如《华尔街日报》形容,欧洲政要在应对中国电动车方面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布鲁塞尔官员要权衡的不只是贸易因素,还得考虑欧洲内部多元的政治生态、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的分裂态势。

为了推动在2035年达成净零碳排的目标,欧洲需要更多便宜的电动车来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如果在这时给价格比欧洲车低廉的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很可能会给这一目标蒙上阴影。

彭博新能源财经电动车研究团队负责人奥多诺万直言:“保护汽车制造商免受竞争,阻止消费者购买负担得起的电动车,既不会帮助他们实现气候目标,也不会帮助他们的国内产业。”

另一方面,如果欧盟效仿美国加课100%关税,不仅可能会被外界质疑决策层背后有华盛顿影子、让决策染上地缘政治色彩,更可能会招致欧洲最大贸易国之一——中国的报复,成为中欧之间全面爆发贸易战的导火线。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向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市场通常将50%关税视作一个门槛,如果关税过于激进,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报复行为和矛盾升级。

然而,与中国爆发贸易战想必并非布鲁塞尔官员乐见的结果,尤其欧洲内部有不少国家依赖与中国的贸易,在本次关税决定中就已经持反对意见。

由此看来,欧盟没有对中国电动车下重手,保留与中国进一步斡旋的外交空间,或许正是布鲁塞尔官员在谨慎权衡多方因素后,走出的一条中间路线。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王悠说,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的目标是,保持自身电动车市场的公平环境,与美国寻求保持其在全球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不同。欧盟此次动用的只是贸易工具,整个反补贴调查、关税制定过程更透明,不像美国将电动车进口问题政治化,使用模棱两可的调查方法在短期内作决定。

只是,星期一落幕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法国、德国等国的极右翼政党大有斩获,预示着欧洲可能会向右转的政治新现实。当欧洲内部经济保护主义的诉求更加强烈,谁也说不定当前保留下来的斡旋空间能持续多久。

德国极右翼政党另类选择党(AfD)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大有斩获,图为另类选择党党员6月9日在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后齐声欢呼。(路透社)

中国官方除通过官媒、外交和商务部门重申立场,敦促欧盟认真反思,“不要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截至目前没有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回应,但中国商务部星期四已表明将保留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的权利,并埋下对欧洲乳制品、猪肉等产品采取反制措施的伏笔。

这或许意味着,外交斡旋暂且还是中欧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只是这个共识极其脆弱,一旦被打破,北京早已准备好一揽子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