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星期三(2月19日)报道,一家中国公司已停止出口用于处理电动汽车电池金属锂的设备,这表明制造商已经开始实施北京所提议出口管制。

据知情人士和路透社看到的文件显示,江苏久吾高科技公司上月通知客户,从2月1日起将停止出口一种名为吸附剂的过滤设备。

分析人士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吸附剂生产国,用于从盐水或其他含有电池金属的溶液中提取锂,但基于北京方面不愿分享数据,其市场规模可能很难确定。

另一家锂提取技术公司高管匿名表示,江苏久吾和另一家主要吸附剂生产商——蓝晓科技新材料公司正在与政府就提案进行谈判。

江苏久吾和蓝晓科技的代表未对路透社的提问作出回应。蓝晓科技董事长一个月前曾表示,该公司海外扩张计划包括向客户转让技术。

中国商务部1月2日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此次目录调整拟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限制出口部分,并计划加强对提取金属镓和锂的一些技术和工艺的限制。

路透社指出,行业中有些人认为,尽管上述仅是提案,但它已经对出口受限物品到“不友好国家”产生了威慑作用。中国一名国际律师称,这对清洁能源行业的客户产生了“寒蝉效应”。

这名因问题敏感要求匿名的律师称,中国商务部官员曾访问多家公司讨论提案,并在其中一家公司警告不要继续进行一项正在谈判中的10亿美元(13亿新元)出口交易。他也说,银行在批准出口融资时也要求提供额外的批准。

中国商务部未对路透社的提问作出回应。

路透社指出,尽管尚不清楚这些管制一旦实施,将会多么严格,但提案本身表明,北京愿意利用其在锂矿开采和加工等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作为在与华盛顿的贸易战中施加压力的手段。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