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为人工智能修好最后一哩路

人工智能的“能”,不光是如何掌握这些科技的层面,而更要重视它们解决工作与生活痛点所“能”释放出来的正能量与自由,以及一般人是否“能”触及到、享受到这些好处。

这个题要说的是,好事要做到底。这个底,就是人们常说的最后一哩路,无论那是服务、做事及各种连接。

新加坡从最初的迅速学习工艺与工程技能,到拥抱互联网时代、数码化时代,再进入到怎么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每个阶段的科技化提升与准备,都不落人后,但在让科技造福社会大众的工作上,往往就差那最后一哩路,好事没做到底,就会有不少人没能享受到科技的好处。

SMRT正在一些地铁站和车厢内试行播放特制音乐,让视障者等特需乘客知道列车即将到站,营造一个更包容的通行环境。这是SMRT地铁公司和本地鼟乐团(The TENG Company)合作的项目,从今年10月29日起,在SMRT经营的南北线、东西线和环线的指定地铁站做三个月的测试,在列车即将进站前,地铁站会响起约10秒钟的音乐。乘客可从音乐辨别到站列车是开往哪个方向。

《联合早报》的这则新闻让我感触极深。首尔、大阪、台北等地,早已有这样的温馨安排,而在新加坡,第一个地铁网络在1987年11月7日开通后,近年才开始有四种语文的播报或指示牌设置,而今也设法照顾特需人士、年长人士的乘搭需要,这种包容是迟到了多么多年的好事。

把最后一哩路做对做好,需要全国上下思维的改变、社会与行政文化的转型——新加坡不能只是个办事强的国家,而是能细致地照顾到每个环节,使社会人情味与凝聚力不断加强的国家,尤其是科技更能帮助我们做到细致。这是科技应为我们的社会创造的另一种软力量。

所以数码科技的能,人工智能的“能”,不光是如何掌握这些科技的层面,而更要重视它们解决工作与生活痛点所“能”释放出来的正能量与自由,以及一般人是否“能”触及到享受到这些好处。忽略了这层面的工作,以致技能、先进科技创造的财富与生活改善仅在社会上层流动,那是科技不平等,也必制造更多社会断层线。

美国好莱坞大罢工持续了好几个月,先是美国编剧工会在今年5月2日开始罢工,接着是美国演员工会和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在7月14日加入罢工行动。美国编剧工会已在9月底与制片方达成协议,而美国演员工会在与代表制片方的影视制作人联盟经过激烈谈判后,终于达成协议,在美国时间上星期四(11月9日)结束工潮。

根据多方报道与分析,好莱坞这次大罢工,除了演员、编剧与资方的薪资谈判出现矛盾外,人工智能可能取代演员和编剧的威胁是另一主要原因。他们反对人工智能在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中的使用,尤其是利用人工智能编剧、“复制”演员肖像就嵌入电影或剧中,取代了真实演员。双方和解后的新协议内容,包括为保护工会成员免受人工智能威胁而建立的新补偿条款、首次设立串流媒体参与的奖金等。

数码化和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各领域的就业机会和前景,相信不只是好莱坞人员的忧愁,如何让日新月异的科技能惠及更多人的职业和未来发展,而不是一场场劳资对抗、科技与人的对抗,是国家和企业都须要正视的经济兼社会工程。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星期四(11月9日)在“2023商业与慈善论坛”上演讲时指出,为协助国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政府除了投资相关基础设施,协助社会各阶层培养人工智能能力,以及加强和巩固这方面的治理,也将致力与各方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各自领域发展。例如政府正寻求与私人资本联手,共同在医疗保健和教育等领域展开具意义的人工智能项目。

借助科技让政策与服务到位,须要同理心与细致思考,也才能使企业与民众成为自信的人工智能用户。可喜的是一些学生正在接受这方面的熏陶。最近举行的设计教育峰会展出了18所学校的设计方案。其中由实勤中学五名中二生提出的“舒压空间”方案,是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到教师和学生缓解压力的需要而设计的,他们借助智能科技为校园设计一个舒适空间,让师生能暂时休息,放松心情。

台湾舞蹈家、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10月29日应邀在滨海艺术中心做一场有关他在云门岁月的讲座时,谈到了云门除了腾跃国际舞台,也重视走入乡间。最让他动容的是,云门2013年首次应邀参与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呈献《稻禾》后,不仅更进一步推高了池上农田与人文在国际的形象,更让池上国中的学生有了为自己也为这个乡地奋发图强的转变,不再觉得池上“好山好水好无聊”。

林怀民在讲座上放映了一段池上农乡领袖叙述池上孩子心态转变的视频。这父老说,云门第一次到池上演出在稻田间搭舞台,他号召池上国中生当志工,近300名学生在接受训练后,帮忙为搭好的观众席量尺寸排2500张座椅,又帮忙迎宾带位、照料流动厕所的卫生等等。“任何一个转弯,任何一个台阶都有志工到位提醒,而那一点点的细腻就是告诉你,不能犯任何错误。”

父老说,结果每年的秋收稻穗节,最吸引人的是池上国中生的表现。而这也推动了他们的自信与力争上游,学生在台东县的学科能力测验近年取得大跃进,一些年还上榜首。“这样的改变,就不是给奖学金的事了,因为奖学金鼓励到一个人,可是当你给他舞台以后,给他自信,影响的是全校师生。”

科技的转型更重社会内力的转型,而不只是功能性,只有不断换位思考找答案,才能让科技在融入和惠及企业和民间时,是到位的,是好事做到底。

(作者是《联合早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