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千年恩怨凭谁说

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生活在恐怖主义的阴影中,其人生观和民族性也受到扭曲。

哈马斯10月7日向以色列发动恐怖突袭,造成严重的平民伤亡,还扣押了一些人质,以色列是受害的一方,但随着它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并且不断加码,它原本出于自卫的反击,以及阻止外界对加沙地区内巴人的人道援助,而成了众矢之的。它已严重违反了人道主义和国际法,以色列和哈马斯一样难逃战争罪行。

本着新、以之间的长久友谊,新加坡人网上对以色列的声讨相对克制。同时也碍于“国情”,本地看不到反以色列或是反哈马斯恐怖主义的示威抗议,身在外国的新加坡人却比较“放”。近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便有一群新加坡人举行和平示威,抗议以色列的非人道行为。

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书比拉哈里,近日在《海峡时报》发表文章,题为《加沙战争的残酷与复杂困局中的硬道理》(Hard truths about Gaza war’s cruel and complex dilemmas),指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旨在重建事关存亡的威慑力,因此只能在可行(practical)时遵守人道法和战争法。他对以色列的同情与支持溢于言表,却也间接承认以色列的反击行为确实违反了人道法和战争法。

比拉哈里的同僚——著名外交官许通美教授和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对其观点不敢苟同,先后发表意见反驳,引发了一场罕见的同门论战。

许通美在反驳文章中说,哈马斯的恐怖主义行为必须受到谴责,但这不足以使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和人道法的行为“合理化”,以色列有绝对的义务遵守,而不只是在“可行”的时候才这么做。

尚穆根则在脸书上贴文强调以色列行使自卫权必须符合“对称性”,他认为,以、巴双方的领导人对当前的局势负有责任。他列出几点事实,指出在以哈冲突之前,以色列便有的非法行为,包括在约旦河西岸设置定居点、对加沙境内人口实施各种严厉的限制措施,使巴人感到绝望。言外之意是,以色列今天的处境是自食其果,尚穆根批以语气空前强烈。

新加坡以小国的立场本着同理心,不会对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无动于衷。新加坡一直鼓吹联合国提出的“两国方案”是以巴和平的最好出路,但这条路如今越走越窄。

马来西亚有一马来网友三苏巴里(J Shamsul Bahri)在社媒上贴文说,马新两国的故事正是“两国方案”的最好例子,没有种族灭绝、没有战争。他说,两国走上各自的发展道路,彼此各有自己的繁荣发展,两国从友好关系中获益。

事缘最近一个以色列社交媒体账号的言论在新马网民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弹,该文章引述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在自传中的话说,由于新加坡与以色列的亲密关系,马国“欺压和恐吓”新加坡。该网上言论说新加坡在独立后获得以色列的帮助建立起如今是东南亚最强大军队,马国人民因此以“恶毒与仇恨”对待犹太人。

有趣的是,新马两地网民的反应有一共同点,认为这个以色列网民有意挑拨离间两国。一名马国网民以幽默语气回应:马新两国更常见的争论在于谁的椰浆饭比较好吃。在这敏感时刻,新加坡受以色列网民的称赞似乎不是一件好事。

马国首相安华10月29日访问新加坡,出席第10届新马领导人非正式峰会。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安华与总理李显龙都难掩兴奋心情。

李总理与安华就以哈冲突课题表达各自的立场,没有客套话,双方都坦言两国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但都一致要求停战和关切加沙的人道主义困境,两领导人也明确指出不会因个别观点的差异影响两国的合作关系。

新马领导人都以务实态度看待国际事务,尊重彼此立场。两国政界和民间的反应则有所不同,马国把反犹太的情绪引入校园,“巴勒斯坦团结周”办得煞有其事,仇犹太的根苗在年幼的马来学生中滋长,让华社感到担心。长远来说,马国年轻一代把对以色列的强烈反感投射到新加坡身上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无论如何,以哈战争引发的争论目前没有冲击新马关系,一方面也显示,两国关系千丝万缕,彼此携手共进,椰浆饭、鸡饭各有特色,双方求同存异,可作为国际上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模式。

然而,涉及千年恩怨,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的斗争已发展成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生活在恐怖主义的阴影中,其人生观和民族性也受到扭曲。新加坡远离中东,没有地缘政治的利害关系,在以巴之间推动两个民族的和解,也许可以尽一点绵力。以色列曾经的友情协助,新加坡人没齿难忘。问题是,已经杀红了眼的以色列会把新加坡当作一个“诤友”吗?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