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近月来风尘仆仆,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顺着以哈冲突的机缘,根据“天下穆斯林皆兄弟也”以及“一方(穆斯林)有难,各方(穆斯林)应伸出援手”等理念,顺应马国穆斯林欲大力声援巴勒斯坦的建国诉求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必须强调,至少在马国,这种对千里迢迢以外的巴勒斯坦坎坷遭遇与建国诉求的支持,可说是极少数得以横跨穆斯林社群整个意识形态光谱的课题。无论是最保守封闭的、希望马国尽早变更政体为神权治国的极端马来裔右翼,抑或是最进步开明、不反对马国维持实质上世俗化的中庸马来裔偏左翼,对不时浮现的巴勒斯坦课题,都有一定程度的关心或执着。

后一个群体,可说是安华以及他所领导的希盟传统支持者中不容忽视的大部分。他们有些认为安华的执政表现差强人意——这与非马来裔支持者的主流意见不谋而合;也有越来越转向追求精神信仰而非物质成就的,总之都很可能越来越不支持安华与希盟。轻者以后可能只是不出来投票,重者可能把票转投于反对党阵营国盟。所以安华急须寻找一个能驾驭又能在政治情感上保住马来裔支持者的课题。

相对保守的马来裔群体,更是越来越壮大——有说囊括了75%的马来裔选民,而支持安华的只有25%。他们在一年前的马国大选里造就了所谓绿潮的兴起,促使伊斯兰党赢得国会近四分之一的议席,不但倍于传统上的马来第一大党巫统,也远超土著团结党,史无前例地跃身为国会第一大党。在过后一系列州选里,这些绿潮选民也造就了国盟(主要是伊党)在槟城、雪兰莪等主要州属令人惊讶的斩获,所以他们也成为各大政治阵营的必争群体。虽然目前他们几乎一面倒倾向支持国盟(主要是伊党),但政治人物大多自命不凡,都认为能够完成他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安华也不例外,认为只要能在某个方面驾驭一些能打动绿潮选民的课题,争取他们中的一小撮过来,还是可行的。

恰巧就在这个关键点上,以哈冲突很快在马国马来裔中引发回响。安华意识到必须抓紧这个课题大做文章,要让他们看到他不但在国内关心此课题,也能在国际舞台上支持巴勒斯坦人。况且,安华年轻时就是在国际上小有知名度的穆斯林运动领袖,他当然也想重拾当年光芒。所以安华这两个月来在“为巴勒斯坦奔走”方面忙得很,穿梭于中东各国以至更广阔的穆斯林世界之间。虽然成果平平,但至少在马国穆斯林眼中算是积极行动了。

在旧金山所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期间,安华当着支持以色列的美国总统拜登提起巴勒斯坦课题,在马国被视为“向西方强权说不”,也许能深深打动许多马来裔——起码安华希望如此。

然而,安华在积极掌握巴勒斯坦课题,赢取或保留更多马来裔支持之际,可能也得注意一下“顺得哥来失嫂意”的政治效果。如近日在他所属的人民公正党代表大会上,就有非马来裔党员发出虽然是微弱的呼声,认为党的方向厚此薄彼,非马来裔已被逐渐边缘化。在非穆斯林为主流的东马,砂拉越方面已公开声明,不欢迎巴勒斯坦难民移居到当地。安华要如何既让非穆斯林支持者“放心”,又能挽留乃至争取更多穆斯林支持者,在两者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殊不容易,很考他的政治手腕。

安华近月频频外访的第二个主要目的,是为马来西亚拼经济。马国一些经济数据虽然还算亮丽,但也是因为对比于疫情期间的基点。马国急需外资注入,尤其是在高科技、高增值的领域,所以安华必须到世界各地去招商。但现实是许多这类外企,要不是和以色列与犹太裔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基于西方主流政治正确而倾向于支持以色列。所以,安华在国际上积极为巴勒斯坦发声,又坚决不肯把哈马斯定位为恐怖组织,在马国更有一些家喻户晓的外国品牌连锁企业遭到杯葛,这些事情外商肯定知晓,是否会进一步考虑来马投资,也就不好说了。所以安华在外事方面,可能要有更周详的部署。

作者是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