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强:体制改革才能避免“金手指”重演

马哈迪在上台初期,没有选择在土著金融丑闻上建立透明治理、金融监管的原则,为马国政经模式带来深远影响,乃至体制上的破败。当年追击此案的民主行动党领袖林吉祥就表示,如果认真办理这起丑闻,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一马公司(1MDB)弊案。

香港电影《金手指》近期上映,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佳宁集团事件为蓝本,引起香港媒体不少热议,尤其经历过当年陈松青操纵市场的人士,更有复杂回忆。佳宁集团最终走向破产,导致许多港人受损,但这起财经丑闻牵涉到马来西亚的土著银行,在政治上直接冲击当时刚上台的首相马哈迪。

马哈迪1981年上台,可是土著金融与佳宁之间的利益纠葛始于1970年代末,马哈迪是否直接与佳宁巨额贷款有关?1970年代中后期,马国的金融沙皇其实是财政部长拉沙里,土著银行与拉沙里关系密切,他从1969年起就是该行董事会主席,直到1976年入阁担任财政部长为止。

持平而言,当时马哈迪是“继承”了这个丑闻,他身处巫统的党国体制内,无法与之切割。马哈迪掌政时已是56岁,却以巫统新锐领袖的姿态执政,企图开创新时代风气。他提出“廉洁,有效率和可信赖”的口号,还主张领袖以身作则,可是七八十年代马国政商精英却在香港房地产狂飙时进场炒作牟利,为他有意打造的形象造成尴尬。

土著银行金融丑闻

土著银行是国营机构,受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监管,与佳宁不透明的利益关系,暴露出金融治理的弊端,使本来意气风发的新首相逐渐感受到政治压力。因此马哈迪在上任翌年,就撤换了当时土著银行的执行主席卡玛鲁(Kamarul Ariffin)。卡玛鲁是资深银行家,与拉沙里关系密切。马哈迪换上他属意的纳华威(Nawawi Amin),支持他采取秘密行动,试图处理土著金融的财务危机。

至今没有公开证据说明马哈迪涉及佳宁贷款,但肯定有巫统党内精英和土著银行高层涉案,包括滥用权力违规借贷。马哈迪的主要错误在于,作为政府首长,却没有全力追究和惩治涉案人士,反而选择了试图掩盖,导致混乱的局面和后续影响。

1970年代末的马来西亚,推行新经济政策不足10年,但国家资本已集中扶植马来人,因此新兴的马来族政经权贵逐渐抬头,也开始寻租行为。当时马国尚未进入工业发展阶段,政府财政只因发现石油才开始有所改善,不算富裕,因此佳宁事件的规模,就当时而言算是动摇国本。

令巫统精英更难以解释的是,成立土著银行本为了提升马来人的经济地位,但它在国外的子公司却向一家华资的香港房地产公司发放巨额贷款。更甚的是,在港的土著金融放贷的巨款并非来自香港存户,而是出自马国民众的存款,甚至连国家石油公司都得挹注资金,自然震撼朝野。

马哈迪在反对党和海外媒体压力下,承认这是管理不当所致。他指土著银行是由一些不熟悉银行业务的高层错误管理,“他们不一定是骗子,但相当无能。”1980年代初的马哈迪,政治实力并不是后期人们看到的那般稳固和霸气。他在内外压力下同意成立专案调查小组,但反对委任皇家调查委员会;两者在法定地位和权限上差别甚大。

虽然如此,领导这个三人专案调查小组的总稽查长阿末诺汀,锲而不捨,卖力查证。不过,结果却演变成马哈迪接下来几年不断跟这个自己设立的调查小组自相角力。阿末诺汀声称调查面对阻力,又不能公布报告。马哈迪意图将责任局限在银行高层,不公开涉及任何政治人物,导致两方不断喊话冲突,最后反而扩大此案的社会冲击力。

激化巫统派系权力矛盾

马哈迪在上台初期,没有选择在土著金融丑闻上建立透明治理、金融监管的原则,为马国政经模式带来深远影响,乃至体制上的破败。当年追击此案的民主行动党领袖林吉祥就表示,如果认真办理这起丑闻,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一马公司(1MDB)弊案。

前首相纳吉的弟弟纳西尔在2020年也指出,虽然一马公司案是历来最极端的大案,但马国首个现代金融丑闻其实是土著金融事件。

马哈迪治国最大的议程,是想以现代化建设壮大马来民族主义的荣光,他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带来改变。在执政初期,他不愿意在土著金融丑闻上处理巫统党国精英的弊端,打击马来社会对他的信心,而他也有偏执和不愿承认错误的弱点。

在巫统一党独大的背景下,马哈迪以强大的政治意志,通过发展重工业、私营化、现代大型基建等项目,达成新经济政策下有利于马来人地位的目标。但是,由于在党国权贵高层内缺乏透明、监管和良好治理的精神,后来就衍生众多寻租、朋党和贪渎的行为。国家资本与个人侍从关系之间,没有建立清晰和一致的程序,须要依靠政治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利益的分配,也激化巫统派系的权力矛盾。

佳宁的陈松青并非只有土著金融单一金主,香港财经界有人就认为,他其实是擅用杠杆,施展财技,借上再借。但是对马来西亚权力高层而言,过去40年未曾从这起丑闻中严正反思,至今仍然在寻租与分赃中逐利。如果要避免这类弊案重演,体制改革实属必要,至少要落实权力分散、增加横向监督、首相不能兼任财长,以及改善政府关联公司(GLCs)的专业治理,否则金手指依然会在当下的政经网络重组过程中,寻找猎食机会。

作者是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