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月的6月7日,中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将拉开帷幕,1353万名学子走上考场,高考再度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面对这一现象,不由得发问:高考真的能改变命运吗?特别是寒门学子真的能通过高考彻底翻盘吗?

其实,社会大众对高考的认识可能真的存在一些偏差。高考确实重要,但人生每一步都很重要。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须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更何况,人生的成败是各种微妙的元素耦合在一起,最终开花结果,既需要个人的天资、际遇、努力,更重要的还有原生家庭的积累。对于万千学子而言,踏上高考考场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指望通过一场考试来实现逆天转运是不现实的,对待高考更须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对于大多数学子包括父母而言,在中学阶段很难对大学和未来的人生有系统性的认识。很多人对于重要的人生课题还缺乏清晰认识,加上能选择的余地有限,只能随波逐流。特别是一些家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子,由于信息和资源匮乏,对未来的规划通常模糊不清,往往很难应对自由开放的大学生活。

笔者在华中某211读本科时,一位来自西北偏远地区的同班同学初来武汉,有些迷失。大学生活很自由,没有过去挑灯夜战的氛围,没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督促,第一个学期20个学分的课程就挂了15个学分。按照学校规定,挂科25个学分必须强制退学,辅导员找他谈心后,思量再三,决定退学。主要原因是他第一志愿本是经管类,很不适应工科专业枯燥的课程,而且中学读书只会硬磕,一时间不太适应大学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和生活节奏。一年多以后,他复读考上宁夏一所一本大学。

根据笔者在大学时的观察,来自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同学综合素养普遍较高,或多或少有些摄影、绘画、舞蹈等兴趣特长,很少有死读书的类型,即使疯狂打游戏熬夜翘课,也能守住60分底线;但是来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同学,大多数在社交上比较羞涩,也没有什么特长,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

事实上,自2000年初中国大学扩招以来,高校入学率从1977年首届高考的4.7%增加到现在的90%以上,高等教育早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平民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考上大学意味着新的学习阶段和成长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单纯希望一考定终身实现阶层跨越,是违背现代教育内涵的,不宜“学而优则仕”地融入过多功利性因素。

当下,即使中国名校的含金量亦在不断下降。早在2010年前后,从清北复交等名校毕业的博士,还有机会直接进入地方政府机关,担任实职的副处级领导或直接进入高校任教。但在2015年后,单纯通过教育获得上升的渠道便越来越窄,博士毕业去高校任教的条件越来越高;即使考上选调生,更多只是意味着一份稳定的公务员工作,被戏谑为“选而不调”,而周围同学在大厂动辄年薪几十甚至上百万元,相比之下,心理难免不平衡。

“考上大学,以后就轻松了”这是中学阶段很多父母鼓励孩子最喜欢说的话。然而,人生之路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而坚持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兴趣和目标。任何一次机遇和改变都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即便走到更大的舞台,也须要不断付出更多汗水。遗憾的是,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在一考定终生等功利主义思想引导下,许多孩子的天性在成长的黄金阶段早已变得麻木,对学习乃至未来失去了兴趣。

改变命运、走向成功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很多家长都说不清楚。人生这道题和高考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个人选择。在功利急躁的社会氛围中,很难有统一认识,特别是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当今。一些家长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焦虑情绪下,给读书赋予了越来越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完全与育人的初心和孩子的健康成长背道而驰,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痛苦。

经历越多越觉得,对芸芸众生来说,想把人生押宝在高考上,通过一场高考实现阶层跨越,恐怕只是普罗大众的缘木求鱼,无疑是一道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

作者是江苏半导体设备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