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服装设计的17岁中专女生,闯进某知名全球数学竞赛12强。近日,“天才少女”姜萍的故事在全网引发热议。但或许如任何一个公众人物的宿命一般,姜萍在近些天也迎来了大量的质疑。

有些人翻出了疑似姜萍考试分数的成绩,并质疑姜萍为何此前成绩并不突出,却突然在这个竞赛中成绩惊人;有人质疑在一些宣传照里,姜萍的板书似乎有错误;也有人说比赛是开卷的、成绩是姜萍作弊的结果等。

姜萍当然是可以质疑的,学术领域有质疑才正常。别说姜萍了哪怕是成名已久的行业巨擘,也免不了常常被拿来审视。姜萍作为一个暴得大名的年轻人,其故事甚至比小说更有戏剧性,没有质疑倒显得不正常。

质疑当然没问题,但如果上升到阴谋论则大可不必。有些网友的想象力飞驰,把这次参赛说成是个布局已久的计划,师徒二人联手打造一个“逆志”故事,就为了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云云,这可能就有点儿离题过远了。

质疑终究还是需要过硬的证据和缜密的逻辑,无论如何,现在比赛并未结束,姜萍依然是参赛选手之一。在这个时候,公众的围观也不妨保持一些克制,不要做过多的恶意揣测和阴谋论。

相比于合理的学术质疑,阴谋论往往难于自证、无从辩解,对个人名誉的伤害极大,也很容易对参赛选手的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既然比赛还在进行,人们不妨多一点儿耐心,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围绕姜萍的种种毁誉,其实都反映出大众舆论对专业数学还是相对陌生的。在姜萍出圈之前,不少人对这个比赛可能并不熟悉,对于姜萍水平的评估也不是直接参考试题,而是同场竞赛中“第一名是谁”“她后一名是谁”,用一种简单的参照系来定位。

在对姜萍的质疑里也能看出这种陌生,比如“考试开卷,姜萍可能作弊”。按这个说法,考试机制既然有这么大漏洞,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作弊,这个比赛还有何公信力?为何还有那么多专业人士参加?

也正因为这种陌生,对姜萍很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造神,另一种就是诋毁。一些网络评价要么动辄就将姜萍捧成不世出的天才,出现各种名校对她破格录取的假新闻;要么就是最近几天发生的,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中专生”能逆袭。

这在此前也出现过。比如北大的数学老师韦东奕出圈以后,网上一度流传各种传说,包括只用一晚就解决了困扰6名博士4个月的难题、哈佛为他打破校规云云,后均被一一证伪。而另一位牛津大学数学系的女博士,只因为面容姣好、生活精致,被人质疑是“学术媛”,遭受了大量质疑,她甚至得在网上做题自证清白。

这些也都说明,公众对专业学术领域的围观,很有可能是失真的。一位学术人物,其真实功力如何,终究还是需要在专业领域里、在专业同行的围观下来定义。人们出于经验的理解、出于想象的附会,在复杂的现实、在门槛极高的专业领域面前,可能会谬以千里。

学术生涯是漫长的,姜萍还很年轻。人们倒也没必要在一个星期的新闻发酵里,就急着要发现一个天才,或是揪出一位“造假者”。

相信随着她的出圈,接下来必然会有专业人士对她更加全面地审视,也会有更多的竞技舞台在等待她,这些都将会对姜萍作出更专业的评估。人们不妨把评价权交给学术共同体,也收束一下阴谋论的想象力。

撰稿/夏研 编辑/迟道华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