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中国青年下乡寻找“市外”桃源

面对高压力的大城市生活,以及经济放缓下的就业压力,新一代中国青年掀起“下乡”风潮,重返农村追求慢节奏生活。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凋敝“空心”,缺乏就业机会,年轻人回农村是无奈的选择,还是更好的出路?

在城市打拼10年的刘斌去年从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离职后,今年3月来到福建的农村,过上向往已久的乡村生活。

他在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墘头村一处背靠葱郁山林、面向潺潺溪流的二层阁楼里,以月租1000元(人民币,下同,约186新元)租下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开了一家名为“明心书屋”的书吧。

来到墘头村前,33岁的刘斌一直在杭州、上海做软件开发工作。2021年,中国互联网大厂爆发裁员潮,他在互联网行业的寒冬中离开杭州去了上海。不过,在上海经历数月封城后,他愈发觉得城市生活没盼头,于是决定不再留在大城市谋生。

老家在苏北的刘斌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我是农村的,进城有很大的代价,在城市生活有一种不稳定感......今后结婚生子不能一直租房吧,房贷、医疗、教育支出都很高。”

即便辛苦打拼一生,也很难保证能在大城市立足扎根,这是在城市打工的中国年轻人较为普遍的心态。

相对于快节奏、高消费的大城市生活,墘头村自然风光秀丽,生活费也比较低,刘斌最终决定留在这里打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除去书吧的房租,刘斌现在每月的开销大约只有1000元。

他说,低开销的生活让他能更自主地掌控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开店了,就去看书、画画、写诗、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乡村邻里也很容易相处。”

面对工作失业压力 更多青年想转变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社会越来越“卷”,面对失业与工作的压力,越来多中国青年开始从城市转向乡村,追寻一种摆脱焦虑、“躺平”的生活方式。

不过,刘斌不认为他选择到乡村生活是为了“躺平”。他说,自己只是换了一种向往的生活方式。

“毕竟还是要做事的”,他解释,自己投资近10万元运营的书吧,就是他在村子里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他所在的墘头村目前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气暂时还不如附近其他村子那么旺,有较多的空闲时间。

虽然没有公开数据显示这几年中国有多少年轻人选择到乡村生活,但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回农村”俨然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一些网红博主分享自己的返乡日常,总能引发很多年轻人的共鸣和热议,有的浏览量高达数十亿次。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农村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抖音平台上有超过4万名三农创作者,其中城市白领返乡创业占比最高,占21%;农民工和大学生占比分别为17%和13%。在所有创作者中,31岁至40岁的返乡青年占比达54%。

负责上述报告的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抖音的“数字农人”中,有62.96%有大专及以上学历,33.33%有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

调查:逾七成受访青年 认为乡村更有吸引力

《中国青年报》去年对2007名青年的调查也显示,超七成受访青年觉得乡村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主要原因在于生活节奏慢、竞争压力小、生活费低。

中国新一代青年“下乡”,有人是为寻找更理想的生活方式,也有人是为了到较不发达的农村寻找发展机会。

33岁的赵艳君来自广东省北部韶关罗坑镇瑶族村。他受访时说,回乡发展,主要是因为看好家乡农产品的市场潜力、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难以割舍的家乡故土情怀。

33岁的赵艳君返乡创业,帮助当地蜂农解决销售难题,并自建蜂场,带动当地养蜂业发展。(受访者提供)

大学毕业后,赵艳君在广州市一家互联网公司找到一份电商相关的工作。在做电商的时候,他发现家乡罗坑镇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林地面积广阔,植物种类丰富,尤其是深山里放养产出的蜂蜜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但仅靠传统的线下销售,很难有销路,更卖不上价钱。

2015年赵艳君决定回乡创业,利用做电商的资源,帮助当地农民打开产品销路。他说:“我学的是市场营销,又赶上电商蓬勃发展,就想让家乡的农产品也搭上电商快车。”

在他的带动下,罗坑镇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当地几十位蜂农蜂蜜滞销的问题也基本解决。

产品销售做得有声有色,赵艳君又转型建立自己的养蜂场和蜂蜜包装厂。经过五年持续投入,赵艳君的蜂场已增加到六个,被列为瑶山蜜蜂养殖示范基地。

参加公务员考试 到农村负责基层工作

在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当下,也有中国大学毕业生参加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到艰苦的农村谋求基层工作,实现就业突围。

全国公务员扩招约16% 增设岗位多在农村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中国不少省份纷纷扩招公务员。据财新网统计,今年全国公务员整体扩招较去年增加约16%,其中甘肃、云南、广西等省份扩招逾50%。扩招增设的岗位多数在基层农村,以此引导年轻人到农村就业。

23岁的大学毕业生孟杰(化名)去年在公务员考试中,击败了十几名竞争者,拿到一个农村基层工作的“铁饭碗”。

孟杰说,他的工作主要与农村以及农民的安全有关。秋天,他的任务是“巡山”,查找山林里的火灾隐患;进入冬季,他会挨家挨户排查取暖设施,防止村民发生煤气中毒。

这些工作与他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并无关系,基层工作的收入也远未达到预期。目前他的月收入约为3500元,不及官方公布的2022年大学毕业生月收入5990元的薪资水平。

孟杰坦言:“现实与梦想确实有些差距,但这倒不是主要的。”

简陋的乡村居住环境和单调的业余生活,让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孟杰感到不适应。他说:“两人一宿舍,不太方便养宠物,饭馆也没多少可选。”

为了让生活更舒适,同时能安置收养的宠物,他每月花1500元在县城租了套民房。每到周末,他也会开着父母赞助的小汽车,驱车两个多小时回城里与朋友聚会。

对于是否会在农村坚持下去,他有些犹豫。他说:“不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觉得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分析:青年返乡反映两种心态

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受访时指出,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向往或者回到乡村生活工作的现象反映了两种心态。

首先是被迫的无奈。他解释,一些年轻人在城市生活发展遇到困难,尤其是大学生毕业生,遭遇就业萧条,没有了生存的基础,只有先退到农村,农村生活费较低,可以先自救。

第二种则是积极的选择。他说,有些年轻人发现自己不适合城市,生活还有新的选择,就会去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地方,主动回到农村。

经济放缓 官方号召“下乡”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面对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以及农村的日益空心化,中国政府号召青年人“下乡”,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

今年6月,中国16岁至24岁城镇人群失业率飙升至21.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官方之后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数据。

年轻人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2024年中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人,比今年增加2%,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叠加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更多人将面临就业压力。

中国官方在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要求官员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广东拟动员逾30万青年下乡

广东省在今年2月推出广东青年下乡返乡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底,动员超30万青年下乡,支持农村发展建设。

今年的就业季,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也联合发文,鼓励大学生发挥所长,回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

刘斌在福建屏南县墘头村投资经营的明心书屋。(受访者提供)

不少地方为年轻人到农村创业,提供不同形式的扶持。在福建农村经营书吧的刘斌说,他之所以能在农村很快安定下来,与当地为下乡青年量身定制创业帮扶措施,手把手教年轻人创业不无关系。

他说:“书吧里的手冲咖啡、冰激凌、茶点全是我自己制作的,这些都是来到村子后,从免费的公益培训课上学到的。”

为让年轻人留下有事可做、有业可创,村里还会教如何经营自媒体、做活动策划等创业基本技能。

刘斌所在的墘头村以及周边的古村落,近些年在一批艺术大咖的带动下,发展文创产业,从昔日的“空心村”变为游客以及艺术爱好者眼中的“网红村”,吸引年轻人不断回流返乡。

年轻人返乡真的是好出路吗?

年轻人逃离城市重返乡村,很多是为了推迟在城市找工作的过程,但农村缺乏商业和就业机会,返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否是长久之计?年轻人在农村所做的工作,能否解决农村长期“空心化”问题?

一位14年前返乡创业的河北王姓农民企业家受访时说,与10多年前相比,他所在的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但回到农村扎根的青年寥寥无几。

他说,目前村民最高月收入只有二三千元,没有年轻人愿意回来扎根农村,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

他也以自身创业经历为例说,2010年返乡创业时,他是村里最年轻的创业者,“当年还有60岁的人跟我抢着承包土地”。

十多年过去了,他仍是最年轻的创业者,而村里从事农业的大多已在70岁以上,“65岁以下的都去了城市打工,哪还有年轻人留下?”

农村缺乏就业机会,而创业更为不易。这名王姓农民企业家说,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服务都等待开发,但农村老龄化严重,创业投入大、风险高,对于缺少资金,也没有创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很难在农村创业成功。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发展按下快进键,全国49万个行政村中,靠着青山绿水,把美丽乡村变为经济收入的越来越多,从而也吸引着年轻人回流;但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很难留得住年轻人。

专家:农村就业岗位减少 基建和收入等方面条件差

北京农禾之家综合农协研究组成员、土生管理咨询工作室创始人陈晶晶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农村的就业岗位其实越来越少;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收入水平等与城市相比,也仍有一定差距,短期内要让更多大学毕业生、年轻人返乡创业,在农村安家落户,不太现实。

他说,乡村要让年轻人愿意来、留得住,还需要乡村建设得比城市好。“只有乡村发展起来了,生活条件变好了,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年轻人才会回归、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