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内卷,有人躺平,还有人干脆“发疯”。有人把希望寄托于神明,有人寄托于“身心灵”,还有人寄托在宠物身上。
经济下滑、就业困难,近年来,普遍性的迷茫甚至精神危机,在中国年轻人中弥漫,出现很多新现象。
高压的职场环境,让不少白领投身于冥想、正念、灵修等“身心灵”社团。别有用心者利用商机,发展出近乎于邪教的组织,最令人震惊的是“学霸猫”事件。网名“学霸猫”的俞立颖自称心灵导师,向数千名学员灌输“多花钱可以提升生命能量”的理论。一些学员被洗脑,不惜借贷去高档场所消费,最后落得一身债务。
相比于需要时间和金钱高度投入的“身心灵”修行,另一些年轻人试图以更低成本方式改变命运。有人开始研究彩票,期待一夜暴富。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全国彩票销售额同比增长51.6%。在微博上,一条“彩票中了1.7亿元后该做什么”的话题,点击次数接近4亿次。
还有人烧香拜佛。旅游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寺庙相关景区今年的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三倍,“90后”“00后”年轻人占了一半左右。在小红书等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社交平台上,“上香攻略”“请手串攻略”层出不穷。
除了线下生活,互联网上也出现新变化。近年,“发疯文学”“废话文学”“颓废文学”流行起来,年轻人的网络表达逐渐走向荒谬,诸如“喜报:我死啦”“姜还是老的老”“阎王让我三更死,二更我就抹脖子”等句子,大量出现在网站评论区与弹幕中。
题材夸张的微短剧盛行是另一趋势。霸总、甜宠、逆袭、重生等脱离现实的主题大行其道,甚至还诞生了爆红的互动真人影视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在游戏中,六个美女争相向扮演平凡男生的玩家投怀送抱。
就业方面,由于找工作困难,大批毕业生选择报考公务员,几千人竞争一个偏远地区的基础岗位。还有人当起“全职儿女”,在家里躺平,靠父母的工资或退休金生活。
对于婚育,这代中国年轻人也有不同选择。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2年,中国初婚人数下降了55.9%。“毛孩子”也替代了真正的孩子,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增长近两倍,年轻的饲主越来越多。
以上种种,只是万千现象的冰山一角。当中,有价值多元化等全球普遍趋势,也有中国特色的国情原因。
中国经济曾经长期高速发展,优绩主义和成功学主导社会价值观。近年却陷入了增速放缓、阶层固化、就业萎缩的新常态,让本来怀有美好预期的年轻人无所适从。冠病疫情管控的三年,也造成集体性心理创伤。于是,大家各寻出路,解决精神上的迷惘、抑郁、痛苦、虚无,不管是用更强的刺激还是更深的麻醉,抑或更彻底的逃避。
批评年轻人总是容易的,不过,在把“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等帽子扣上之前,应先反思,究竟是青年辜负了时代,还是时代辜负了他们?这些年轻人的选择,究竟是彻底的迷失,还是也有一丝清醒的无奈?
(作者是《联合早报》高级数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