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星期四(2月13日)在伦敦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面时说,当今世界更加动荡,中英两国要加强战略沟通,展现大国担当,在应对气变、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这是中国外长时隔10年首访英国。王毅不仅与斯塔默和英国首相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鲍威尔会面,还与英国外长拉米举行中英战略对话,重启这个停顿七年的对话机制,双方也达成交往路线图共识,在能源、科技、教育、经贸、金融、全球治理等六方面合作。
中英关系曾有过迈向“黄金十年”的蜜月期,但自2017年起,双方在人权和香港问题上对立,关系降至低点。工党政府去年7月上台后,逐步推动中英关系回暖。
英国外长去年10月到访中国,财长上个月访华并重启停摆近六年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首相去年11月于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官方领导人会面。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报道,英国政府正在筹划斯塔默今年访华,若成行,将是英国首相七年来首访中国。
受访学者分析,美国总统特朗普回锅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是推动中英两国改善关系的因素之一,双方从中各得其所。
新华社报道,王毅星期四与斯塔默会面时就说,当今世界更加动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双方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理解互信,展现大国担当,在应对气变、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他说,中国愿同英国巩固双边关系企稳向好态势,深化拓展基础设施、经贸投资、清洁能源等各领域合作。
路透社报道,斯塔默发言人向媒体转述,斯塔默在参加王毅与鲍威尔的会晤时说,希望中英两国建立 “稳定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包括深化贸易、投资和其他互利领域的合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向《联合早报》分析,过去几届保守党政府把中英关系推向低点,工党政府只是把关系拉回“比较正常”的方向。
骆明辉说,除经济合作外,另一关键因素是,面对特朗普2.0时代的高度不确定性,英国和其他国家一样,都希望与中国维持友好关系。“特朗普连亲密合作伙伴都可能征收惩罚性关税,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国应该要有越多朋友越好”。
同样的,扩大朋友圈能为中国缓解一些可能来自美国的冲击波。骆明辉说:“对中国来说,最坏的结果是美国与中国对着干,或以某种方式动员伙伴来反对中国,多点朋友总是好的。”
除了特朗普2.0的临时性变动因素外,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丁纯认为,英国脱欧以后积累了一系列问题,经济不振、政治紊乱和国际地位相对有所下降等,工党上台改弦更张,对华政策也跟着调整。他说,中英关系回暖对两国来说是互惠双赢的结果。
丁纯也认为,中英关系改善之后,对中欧关系和国际局势都将产生正面效应。“对包括涉及俄乌冲突等的欧洲安全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区域经贸、气候变化等共同关心问题的解决,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因为相互可以进行更多协调”。
路透社报道,拉米说,他与王毅讨论了国际安全、乌克兰战争和中东问题,并称将继续向中国提出关于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监禁和人权等问题。报道未提及,中英是否也谈到中国驻英使馆在伦敦迁址引起民间反弹的问题。中国使馆新址若获批,据报将成欧洲最大的中国使馆。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评估,中英关系面对的其他干扰因素还包括,美国因不希望中国与西方有更多实质接触而向英国施加阻力,欧盟与中国的摩擦也可能影响中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