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苹果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3月21日在上海接受中国官方英文报章《中国日报》访问时,强调苹果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
库克对中国制造业过去30年的现代化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并认为中国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他说:“他们拥有机器人、自动导引车和非常精确的视觉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业。”
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中美脱钩风险加大的背景下,苹果过去几年持续传出从中国撤资,将部分产业链迁至印度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消息。
据《日经新闻》报道,有研究机构对苹果最新iPhone 15系列进行拆解分析发现,中国供应的零部件占比从上一代的3.8%萎缩至2%。
常对苹果产品作出准确预测的分析师郭明池去年11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2023年有至少14%的iPhone在印度生产,这个数字在今年可能提高到25%,中国的生产规模预计进一步收缩。
在这一趋势下,库克在一年内三次访华,成了中国的常客。他在此行与三大供应商比亚迪、蓝思科技、长盈精密负责人交流,并承诺加大在中国的建设和投资。
比亚迪为苹果多条产品线提供原件和组装业务;蓝思科技是苹果的玻璃供应商;长盈精密则为苹果产品线提供关键外观件等产品。
库克形容,苹果与中国供应商的关系是长期双赢,两者之间的合作“让一加一等于三”“是真正有创造性的合作”。
有分析认为,苹果近年的供应商战略变得更多样化,不再仅仅依赖少数几家大型供应商,而是寻找更多小型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研究分析师钟晓磊受访时指出,中国供应链对苹果仍有特殊地位,尤其是在新产品导入阶段。
他举例,像头戴设备Vision Pro这类新产品,或现有产品的工艺升级,如手机中框从不锈钢升级成钛合金,都必须由中国供应链来主导。
他说:“苹果很难找到一个能像中国一样快速反应,同时又有高良品率的供应链系统。无论是从供应链的垂直深度或广度,这是其他市场难以比拟的优势。”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去年在印度的生产频频碰壁。有消息人士爆料,印度产业巨头塔塔集团生产的苹果外壳良品率只有50%,和苹果要实现零瑕疵的目标相去甚远。苹果没有回应《联合早报》置评请求。
除了与供应商互动,库克上个月底高调在上海为新零售店开业助阵时,也引来广泛关注。库克亲自为海外零售店开业助阵并不常见,说明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受访时指出,苹果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显然是要安抚中国消费者。他说:“中国对苹果公司尤为重要,这不仅体现在生产方面,也体现在消费方面。”
苹果转向印度大规模生产的消息一度引起部分中国网民不满。苹果去年9月发布新款iPhone时,网民的抵制呼声甚嚣尘上。
尽管如此,中国市场仍是苹果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根据市场调查公司Canalys的数据,中国市场占苹果2023年全年全球出货量的23%,是苹果第二大单体市场。苹果2023年在中国全年市场份额为19%,市场份额首次居首。 不过有迹象显示,苹果目前在中国的影响力正面临挑战。市场分析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在今年前六个星期同比下降24%,市场份额也从19%降至15.7%。苹果在中国最大对手华为的同期销量则暴涨64%,市场占比也从9.4%升至16.5%,超越苹果。
面对中国经济放缓、中美竞争加剧和“爱国消费潮”高涨等不利因素下,苹果要扭转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跌势,恐怕不易。
不少分析指出,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遇冷最现实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近几代旗舰iPhone都面临创新不足的问题。
在库克访华前一周,苹果宣布将扩大在中国的研究投资,在上海和深圳增设实验室,深化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增强对产品的测试和研究能力。
傅方剑认为,新实验室的设立是苹果对产品创新压力所作出的回应,让苹果在竞争最激烈,最具创新能力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寻求新的突破。
他说:“苹果在中国的竞争终究是华为、OPPO、小米等。它若希望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不得不知己知彼,更密切关注竞争对手正在取得哪些新的突破,并从中借鉴学习。”
深圳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集聚地之一。钟晓磊认为,苹果将有供应链职能的研究中心设在深圳,目的是更方便与供应商交流,确保新产品导入的阶段可以更顺利进行。
苹果在上海研究中心的功能则更倾向于软件方面的工作。他说,苹果的iOS整体应用生态虽好,但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仍缺少一些国产手机具备的本土化功能。
例如,苹果手机的配备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功能,目前仍无法支持一些中国城市的交通卡。
“中国市场的互联网生态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研发中心可以帮助苹果更加了解整体中国市场的一些需求,然后去开发一些本土化的功能。”
钟晓磊还说,苹果希望通过此举强化在中国的品牌形象,让外界意识到苹果不单是一家美国企业,也是一家能为中国产业转型带来价值,为中国社会提供就业,有社会责任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