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机事件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的,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脆弱的东西厌恶犯错,反脆弱性的事物能承受很多小的错误和伤害而不至于犯大错。如果人们充分理解“反脆弱性”,就会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感到释然,会更坦然面对各种失败,面对“不确定性”时,也就不那么容易产生焦虑。

年头年尾,很多人都在谈论“不确定性”。人工智能(AI)会不会颠覆现有职业?以哈冲突、俄乌战争走势如何?台湾大选会带来区域动荡吗?世界经济将如何沉浮,会影响每个人的生计吗?冠病病毒仍幽魂不断,会有新的大流行吗?

然而“不确定性”并不是我们这个年代特有的现象,而是一直伴随人类的历史进程,就像一战、二战的发生、九一一恐袭、病毒大流行一样,事先无法预测。只是人类的思想一直在进步,不断有新的思想工具,供我们选择、决策和面对各种政治、商业、医疗和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年尾,很多人趁着孩子放假去世界各地旅行,行李会经历粗暴搬运吗?这也是一种不确定性。所以,有些人喜欢为自己的行李打上“Fragile”(易碎、脆弱)的标志,期待行李搬运工能小心对待,最坏的结果是物品损坏,最好的结果就是行李安然无恙。

那么“Fragile”的反义词是什么呢?人们可能会一下子想到“坚固”“坚韧”这类词语。但是,美国思想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却在他的书中指出,坚固和脆弱的行李,经过托运后,可能的一种结果都是安然无恙。但是脆弱的行李还是有可能损坏,它的相反面就应该是更好或者增强才对。

为方便理解,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轴:如果安然无恙是中间状态,遭遇暴力后脆弱易损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就是变得更强。因此,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固。但是现有的语言中又找不到对应的词汇,纳西姆就用了“antifragile”(反脆弱)一词,来指脆弱的相反面。理解“反脆弱”,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面对世界各种“不确定性”时一种较好的思维和决策方式。

“反脆弱”指的是什么呢?纳西姆说,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底下,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这就具有反脆弱性。掌握反脆弱性的机制后,我们就可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中做出更有利的决策。首先就要弄清楚哪些事情是脆弱的,这比预测某个不利事件会否发生容易得多。如何判断呢?纳西姆说,从随机事件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的,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人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这样决策,只是不自知。

在刚刚过去的12月中,我在台北待了几天,刚好那几天是台北整个12月最冷的日子,还不时飘着雨。刚抵达的晚上,和朋友会面吃饭,朋友说,来得不巧,这种天气只适合呆在室内,而我却很想去北海岸看看自然风光。我该怎么决策呢?我看了一下气温走势,一天比一天低,天气预报每天都有阵雨。

如果去北海岸,可以预测的最坏结果就是,天气原因,什么都看不了,另找其他地方玩。但是,如果可以去海边看看,是什么样的风蚀海刻的地质奇观,令北海岸具有独特魅力,这种收获,精神上的愉悦是无法衡量的。阵雨又不是一直都下,即使下雨,也能看看雨中的北海岸,雨天有奇景也说不定。所以,在这件事中,我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从不确定性中得到好处,这件事就具有反脆弱性的特征。但那时我还没有看过纳西姆的书。当然,我的决策也可能是错误的,但即使错了也没什么。脆弱的东西厌恶犯错,反脆弱性的事物能承受很多小的错误和伤害而不至于犯大错。

12月,正值台湾大选造势期,我在北海岸散步时还遇到一名议员挨着村落走,和经过的每个人握手,发放小礼物。台北各个地铁口、街道上也有人发传单,巨幅海报很常见,整个社会为选举造势的气氛浓厚。一家之中,常常有“深蓝”也有“深绿”,但依然和睦。电视上播放候选人的辩论,出租车司机也高谈阔论,有的说民进党让人彻底失望,有的说国民党和民众党都获选无望,可谓各抒己见。整个社会言论自由度都比较大,但也能感受到政治人物面对的压力之大。这种社会状态,其实也具有反脆弱性的特征。整个社会看似分歧很大,实际上却能从这种状态中受益,让民主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纳西姆曾写了关于不确定性的三部曲,包括《随机骗局》《黑天鹅效应》《反脆弱》。其中提出的“反脆弱性”概念对于人们理解这个世界最有帮助,也最能帮助人们学习如何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正如“杀不死你的,会令你更强大”一样,“反脆弱性”也是,越是受压,越是有利。但他同时提醒我们,反脆弱性也是有条件的,就像人体免疫力一样,病毒细菌的不断刺激令免疫系统强大,但也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如果人们充分理解“反脆弱性”,就会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感到释然,会更坦然面对各种失败,面对“不确定性”时,也就不那么容易产生焦虑。

作者是前媒体人、童书创作者